白芷早期抽苔的防止措施

2012/5/11 10:25:45


白芷早期抽苔是大田生产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据调查产区,早期抽苔率为10-30%,早期抽苔后的白芷根部木质化,不能作药用,造成30%左右的产量损失。1989年开始预试研究,1991年获准立项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基金,本项研究以细胞遗传学、数量遗传学、植物生理学为理论基础,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从遗传、生理等内在因素及影响早期抽苔的外界环境入手,开展了白芷生物学特性、白芷早期抽苔的遗传学、白芷早期抽苔与播种期、
白芷早期抽苔施肥、白芷早期抽苔防止措施等研究工作。通过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白芷是异花授粉植物,地方品种均为异质杂合体;造成早期抽苔的根本原因是自交(近交)的结果。早期抽苔性状是由三对隐性基因控制的;环境(播期)和栽培条件(氮肥)也有影响;根据早期抽苔主要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去除自交(近交)植株,保持原种的高度杂合性为主的防止措施,有效地防止了白芷早期抽苔,使早期抽苔率从20%下降到5%以下,减少了产量损失,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95年至1998年在生产上共计推广400亩,将白芷早期抽苔率控制在5%以内,降低早期抽苔率15%,按亩产400kg计,增产60kg/亩。
该项目1998年获重庆市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研究结果
1.白芷生物学特性研究:对白芷原植物、生育期、器官发育特征等进行的系统研究表明,白芷自交不孕,白芷是异质杂合的群体。
2.白芷早期抽苔原因的研究:白芷早期抽苔并不一定要经过冬季低温阶段;早期抽苔与顶花种、侧枝种无关;白芷早期抽苔的根本原因是隐性基因纯合而表现出来的结果。
3.播种期与早期抽苔:9月中下旬播种,白芷早期抽苔率最高,l0月上旬播种产量最高。生产上宜在10月初播。
4.施肥与白芷早期抽苔:①氮肥用量不同,白芷早期抽苔差异明显,N用量度15.0克/平方米最高。②氮、磷对白芷早期抽苔有促进作用,钾对白芷早期抽苔有抑制作用。③肥料用量及配比对白芷早期抽苔与产量有密切关系。④施肥制度对白芷早期抽苔与产量有较大影响。
5.白芷植株性状与白芷早期抽苔的相关性研究:叶鞘长与早期抽苔有一定相关性,叶长、叶宽、叶柄长、复叶数、基部颜色与早期抽苔无相关性。
6.防止白芷早期抽苔的综合技术措施:①保持种子高度异质杂合性。②种子培育与选择。③适时播种。④掌握适宜的施肥技术。⑤匀苗、间苗。
四、适应范围及推广方式
1.适用范围
该技术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可在国内四川、重庆、浙江等白芷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2.推广方式
采取信函、来人学习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推广应用,并在白芷主产区办培训班、散发技术资料等方式扩大推广。
五、效益分析
白芷为我国道地中药材,栽培历史悠久,为常用中药和多种中成药的原料,国内年需求量巨大,并出口国外。目前国内白芷生产面积5万余亩,早期抽苔问题普遍存在,因此该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据示范推广400亩的情况看,亩增加产值360元左右,除去增加的开支可增收340元左右,排除药农技术掌握的程度,白芷价格的升降等原因,每亩增加收入至少在200元以上,本项成果拟累计推广应用2万亩,按亩增收200元计算,至少可产生400万元的经济效益。
该项成果推广应用,还可减少生产白芷的土地面积,提高白芷地的生产率,缓解粮药争地的矛盾,又可保证防病治病用药之需,社会效益亦显著。
六、推广单位及可提供的条件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始建于1937年,是全国最早专业从事中药栽培研究的科研单位之一。设有栽培、资源、品种选育、土壤农化、药化、生理生化、图书等专业研究室。另有药用植物园、制药厂、动物养殖场、科技开发公司及面积达1000亩的药材生产基地。配置有相应的研究仪器设备。现有职工170人,专业技术人员80余名,其中正高5人,副高15人,中级28人,初级32人。取得国家、省(局)科研成果6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