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种植管理技术

2012/5/11 10:30:03

一、概述 龙胆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 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 龙胆 G. scabra Bge.、 三花龙胆 G. triflora pall. 或坚龙胆 G. rigescens Franch. 的干燥根及根茎。 前三 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2005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其 中条叶龙胆、龙胆和三花龙胆三种龙胆在药材市场上统称为“关龙胆”或“北龙胆”, 为东北道地药材;坚龙胆又称为“南龙胆”或“滇龙胆”,为云南道地药材。 龙胆性味苦、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 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龙胆始载于《神农 本草经》,是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片、龙胆泻肝颗粒、龙胆注射液、苦胆草片、小儿 清热片、十味龙胆花颗粒、泻肝安神胶囊等 180 多种中成药的原料。 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国内外医药市场上所需要的北龙胆完全是野生品,1983 年黑 龙江省科委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人工驯化和引种试验,成功后在 1990 年开始在东北 三省进行推广种植,种植区域由黑龙江的安达、大庆、龙江、富裕扩展到吉林的白城、 长岭、大安、通榆、松原及辽宁省的扶顺、新宾、清源、西丰、宽甸等 40 多个县市, 种植面积约为 12000~15000 亩。但自 2003 年以后,由于收购价格的下降、种植成本的 提高以及粮棉油提价,农民种药材得不偿失,便纷纷放弃了种植。2004 年国家号召东北 三省农民多种粮食作物,并给予补贴、免税、提高粮价等优惠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的 积极性, 相应地减少了北龙胆的种植面积。 据三省农村经济调查队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 2003 年~2005 年东北三省北龙胆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2003 年降至 6000~6500 亩,2004 年再降至 3000~3500 亩,2005 年又降至 2000 亩左右,仅为 2002 年的 16%。 目前,云南省坚龙胆药材的市场需求主要依靠野生资源供给,在临沧云县、保山地 区有人工种植。在 1998 年,临沧云县开始了滇龙胆资源的收集(主要采取野外植株整 株采挖和成熟种子收集的方式),于 2001 年建立了第一代母本繁育基地约 13 亩,到了 2003 年建立了第二代的母本繁育基地, 并把其规模发展至 300 亩, 基本解决了滇龙胆人 工种植的种苗问题。目前,云县种植滇龙胆的规模已经达到 3-4 万亩。从目前云县卡房 乡的滇龙胆种植来看,其主要种植方式为半野生栽培方式,或称之为仿野生栽培,也有 和茶树或山川子套种的方式。 龙胆的主要成分为含龙胆苦甙(Gentiopicrin)、獐牙菜苦甙(Swertiamarin)、 当药甙(Sweroside)、三叶甙(Trifloroside)、苦龙甙(Amarogentin)、四乙酰龙 胆苦甙(Gentiopicroside tetraacetate)、苦樟甙(Amaroswerin);龙胆黄碱(Gen tioflavine)、龙胆碱(Gentianine)、秦艽乙素(Gentianidine)、秦艽丙素(Gent ianol)、龙胆三糖(Gentianose)、β-谷甾醇(β-Sitosterol)等。药典规定本品 含龙胆苦苷不得少于 1.0%。 龙胆的主要药理作用: 1、 对肝脏的作用 龙胆水提液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龙胆水提液对四氯化碳、硫代乙酰胺迟发型变态 反应所致小鼠肝损伤,有降低 SGPT(谷丙转氨酶)和 SGOT(麸草酸转氨脢)的作用。能 显著增加小鼠碳粒廓清速率,表明龙胆水提液有明显的保肝作用。 龙胆注射液能对抗四氯化碳所致的肝脏细胞合成障碍而起保护作用。 对四氯化碳所 致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减轻肝坏死和肝细胞病变程度。 龙胆苦苷对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整体动物有保护作用。对四氯化碳和 D-氨基半乳 糖胺(GALN)所致化学性肝损伤的整体动物有保护作用。研究发现,龙胆苦苷保护肝细胞 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剂量成正比,说明龙胆苦苷有直接保肝作用。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龙胆能直接促进胃液分泌。龙胆苦苷可直接促进胃液分泌使游离酸增加。龙胆能显 著的增加胆汁分泌量。 健康及肝损伤的大鼠十二指肠给予 50g/ kg 龙胆注射液能显著地 增加胆汁流量 3、抗菌作用 龙胆草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石膏样毛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 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也有抑制作用。 4、抗炎作用 龙胆苦甙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水肿有抑制作用。 口服龙胆碱可使大鼠甲醛性 “关节炎”肿胀减轻。对小鼠的抗炎作用较水杨酸强。抗炎原理可能与神经-垂体-肾上 腺系统有关。 5、其他作用 龙胆碱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但较大剂量时则出现麻醉作用。龙胆苦苷对苯巴比 妥钠所致正常小鼠的睡眠有协同作用,但对四氯化碳中毒小鼠则显著缩短苯巴比妥钠睡 眠时间及延长反射消失的时间。大剂量龙胆酊对动物有降压作用,并能抑制心脏,减慢 心率。龙胆尚有抑制抗体生成的作用。
二、分类及形态特征
(一)条叶龙胆 多年生草本,高 20-30 厘米,全株平滑无毛,常带紫红色。根茎较粗短,节间甚短, 每节通常生 1-3 条绳索状根,黄褐色,具明显皱纹。茎直立,单一,稀 2 茎丛生。不分 枝。叶对生,茎中部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革质,长 5-10 厘米,宽 3-7 厘米。先端渐 尖,边缘反卷。花单生于茎顶或上部叶腋。苞片 2 枚,线形。花萼钟形或筒状钟形;花 冠筒状钟形至钟形,蓝紫色,先端 5 裂,裂片三角形至卵状三角形,先端尖。裂片间褶 卵状三角形,先端锐尖。雄蕊 5,雌蕊 2。子房上位,花柱短,柱头 2 裂,反卷。蒴果 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种子细小,椭圆形,红褐色。生于山坡、路旁、灌丛间,海拔 200-1700 米处多见。 条叶龙胆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 徽、江苏、浙江、广西、广东也有分布。
(二)龙胆 全株通常绿色稍带紫色。根茎短,密生多数黄白色具横皱纹的根。茎直立,,单生。 叶对生,无柄;中部叶较大,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 2.5-7 厘米,宽 1-3 厘米。边缘及 叶脉粗糙,具 3 条明显的主脉。花丛生于茎端或叶腋,花鲜蓝色或深蓝色,先端 5 裂, 裂片卵形,顶端尖,裂片间褶三角形,渐尖;雄蕊 5,花柱短,柱头 2 裂。蒴果长圆形, 具短柄;种子多数。生于草甸、灌丛中。 龙胆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浙江、湖南、江西、福建、江苏、 广东、新疆也有分布。
(三)三花龙胆 本种与条叶龙胆相似,主要区别在于本种全株高 35-80 厘米;叶长 5-10 厘米,宽 0.4-0.7 厘米,先端钝,边缘不反卷;花束生于茎端 3-5 朵,腋生花多为 1-3 朵,基部 有 3-5 片叶状苞所包围,较花为长,花冠裂片先端钝或圆,裂片间褶甚短,三角形,先 端有细齿。生于湿草甸、灌丛中。 三花龙胆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
(四)坚龙胆 本种与上述三种不同之处为:根近棕黄色,茎常带紫棕色;叶小,革质,卵形至卵 状长圆形,长 1.5-4.5 厘米,宽 0.7-2.2 厘米,主脉三出;花顶生或腋生,蓝紫色,花 冠裂片先端急尖,裂片间褶不等边三角形。生于向阳山坡。 坚龙胆主要分布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湖南。 坚龙胆为彝族药,收载于《滇南本草》,是云南道地药材,下文以坚龙胆为例对其 栽培技术进行概述。
三、生物学特性
坚龙胆主要分布于云南临沧、楚雄、迪庆、昆明、普洱、昆明、红河等地,多生于 海拔 1600-2500m 的向阳荒地、疏林和草坡。喜阳光充足、冷凉气候,耐寒冷,忌夏季 高温多雨,适宜生长温度 20-25℃,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土层深厚疏松,保水力好的 腐殖土或砂壤土较适宜。一年生幼苗多为根生叶,很少长出地上茎,二年生株高 10-20 ㎝,多数开花,但结实数量较少。种子细小,千粒重 24-27 ㎎,发芽适温为 18-23℃, 光对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无光照条件下子叶不能伸展。自然条件下种子寿命约 1 年。
四、栽培管理
1.选地、整地 龙胆虽然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多的壤土 或砂壤土为好,有水源,平地、坡地及摞荒地均可。适宜海拔为 1750-2100m,土壤 PH6. 5-6.7 较适。选地的基本原则为:潮湿,肥沃,排水性好,日照时间短。选地后于晚秋 或早春将土地深翻 30-40 ㎝,打碎土块,清除杂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每亩 2000-3000 ㎏,尽量不施用化肥及人粪尿。用 50 %的多菌灵每平方米 8 克进行土壤处理。然后 耙平作畦,畦面宽 1-1.2m,高 15-25 ㎝,作业道宽 30-40 ㎝,畦面要求平整细致,无杂 物。
2.繁殖 繁殖方法主要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也可以用分根繁殖和扦插繁殖。
(1)育苗 在 11 月中旬种子成熟时,采集籽粒饱满或成熟的种子作备用。龙胆种子细小,直 播因种子出苗率低,不便于管理,目前生产上采用育苗移栽方法。育苗地选择平坦、背 风向阳、湿润、富含腐殖质、离水源较近的壤土或砂质壤土。 育苗的播种期为 4 月中上旬。播种前先将种子作催芽处理,方法是在播种前 5-10 天将种子用 100 ㎎/L 赤霉素浸泡 24h,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几次,用种子量 3-5 倍的细沙 混拌均匀,装入小木箱内,放在室内向阳处,上面用湿纱布盖好进行催芽,温度稳定在 22-25℃,5-7 天种子表面刚露出白色胚根时即可播种。或者播种前 15 天将新鲜种子用 清水浸泡 24 小时, 使种子充分吸水膨胀后沙藏 2 周, 湿度保持 60%-70%后即可播种。 种子使用量按每千克种子播 300 ㎡计算,播种前先用木板将畦面刮平、拍实,用细孔喷 壶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将处理好的种子在拌入 10-20 倍的过筛细沙,均匀地撒在畦面 上,播完之后上面用细筛筛细的锯末或腐殖土盖 1-2 ㎜,上面盖一层松毛保湿,最后再 少量浇 1 次水。总之,播种应作到“浇透水、浅盖土、高覆盖”。 整个育苗期约需 5 个月,当幼苗长至 4-5 对真叶,植株健壮、无病虫害,在 9-10 月份即可进行移栽。
(2)移栽 春秋季均可移栽。当年生苗秋栽较好,时间在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春季移栽时 间为 4 月上、中旬,在芽尚未萌动之前进行。移栽时选健壮、无病、无伤的植株,按种 苗大小分别移植。行距 15-20 ㎝,株距 10 ㎝,沿畦面横向开沟、深度因苗而定,然后 将苗摆入沟内倾斜 45 度角,以便于小苗的位置稳定,能较好的舒展根系。每穴栽苗 1 -2 株,盖土厚度以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