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梨早果优质配套种植技术

2012/5/11 16:21:44

苗木选择和定植
  选择苗木时要求品种纯正,粗壮,地上部20~40cm整形带芽眼饱满充实,侧根多,须根发达,无病虫害的1年生根接苗或实生砧嫁接苗。定植前挖宽80~100cm、深40~60cm的定植沟(土层深厚的可不挖)。每666.7m2施有机肥3500~5000kg、磷肥100~200kg,与表土混匀后施于沟中作底肥,然后覆20cm左右厚的表土,在其上再定植苗木。种植密度一般为2m×4m(每666.7m2栽84株),授粉品种可选用翠冠、新水、新世纪等花期基本相同,产量、品质又较好的早熟品种为佳,配置比例1∶4~8,即隔二行、隔两株定植一株授粉品种。如不配置授粉树,可在定植后第1年秋或第2年春选1/4~1/8的植株于离地面1.2~1.5m的中心干上嫁接授粉品种。苗木定植前最好用1.8%爱多收6000倍液加1%~2%钙镁磷肥的泥浆蘸根。定植后定干高40cm。在定干的剪口芽下刻芽2~3个以促发更多的新梢。
2 施肥
2.1 地面施肥 定植后第1年3~8月份,每月开环状浅沟施一次腐熟的人粪尿加水2~3倍,然后每50kg加尿素0.5~1kg的肥液。第1次离植株20cm处开环状沟浅施,以后逐月向外扩展,施后覆土。第2年追肥种类可参照第1年,但浓度稍增加,次数可减少。定植第3年、第4年肥料种类以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尽量少施或不施速效氮肥。第5年开始,应在施足施好有机肥和磷、钾肥的基础上,增加速效氮肥用量,特别是应注重芽前肥和采果肥的施用(应以速效氮肥为主,适当配施腐熟有机肥)。定植3年后的投产期,施肥次数一般每年3~4次:第1次在2月下旬施芽前肥,施肥量定植第3、4年占全年的10%~15%,定植5年及以后为全年的15%~25%,长势旺的初结果树芽前肥可不施;第2次在5月上中旬施,用三元复合肥或有机颗粒肥,施肥量占全年的20%左右;第3次根据结果状况,高产果园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施一次速效氮肥,低产果园不施;第4次于采果后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666.7m2开沟施3000~5000kg或有机颗粒肥100~200kg,配合施用磷肥和速效氮肥。
2.2 根外追肥 在定植后第1、2年新梢展叶转绿期开始喷施叶面肥,每隔15天左右喷一次,连喷3次,然后隔1~2个月再连喷2~3次。肥液可用台湾产多元复合液体营养素1000倍液、1.8%爱多收6000倍液加绿芬威2号1000倍液或0.5%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
  定植后第3年开始,在花前、幼果期、采果前1个月和采果后结合病虫防治各喷一次1.8%爱多收6000倍液加绿芬威1号(或3号)1000倍液,也可喷0.5%尿素加0.4%磷酸二氢钾加0.2%硼砂液。
3 整形与修剪
3.1 整形 采用双层树篱形整形,树高控制在2.5m以下。定植后第1年选两个离地40cm左右强梢对称拉向行间作第一层主枝,7月份前开张角度小于45°,冬季修剪时拉至75°左右。选另一直立梢作中心干,当其长至60cm时留40cm剪梢,促发二次梢,留剪口芽所发二次梢直立生长作中心干,其余二次梢留30~40cm摘心后任其生长。冬季修剪时,在中心干上距第一层主枝1.0m处剪截,主枝留0.8~1m剪截,二次梢留30~40cm剪截,中短果枝不处理。定植第2年,在中心干上留两个强梢作第二层主枝,培养方法同第一层,开张角度宜60°~70°,留一弱枝作中心干延长枝,该枝于6~7月份在分枝基部环剥并留30~40cm剪截,将其培养成结果枝组。当主枝长至50~60cm时留30~40cm剪截,使每节芽眼充实饱满和多发新梢,除用作主枝延长枝的新梢外,其余新梢留30~40cm摘心,以逐步培养成结果枝组。株距为2m的在离主枝基部30~60cm处各培养一个方向错开的大侧枝,大侧枝上培养结果枝组,主枝长度控制在1.5m左右,大侧枝控制在1.2m左右。主枝上的结果枝组朝向株间,大侧枝上的结果枝组朝向行间,且相邻结果枝组朝向相反。定植第2年和第3年冬季修剪时应对培养成永久性大枝以外的长枝进行拉枝,拉枝方位尽量是空间较大处,拉枝角度在80°左右,采取轻剪(或不修剪)缓放,以培养成临时性的结果枝组,以后视其疏密程度再定去留。整形一般在2~3年内完成。
3.2 修剪 冬季修剪。定植当年和次年冬季修剪尽量多留枝,仅对主枝、中心干和培养成结果枝组的长梢稍重截,其余长梢在不影响主枝、中心干生长的情况下轻剪长放,并使之开张角度在80°左右,小于60°的采用拉枝开张角度。对主枝、中心干和较粗长的枝梢,萌芽前从剪口芽以下第3芽开始逐个刻芽(即在芽上方1cm处刻伤),以促发更多的枝梢,加速树冠形成。若定植当年冬剪时为单枝直立植株,粗长者留1.5m左右短截或不截,并在离地40cm处向株间弯曲拉平,并抹去拉平段正上方芽,从弯曲处开始到离地20cm段的芽全部刻芽,促发长梢,选上部三个长梢将其培育成中心干和第一层主枝,其余长梢可培育成结果枝组。纤弱的单枝直立株截至离地40~60cm处重新培育。第3年冬开始,主枝延长枝选留弱枝或以果压梢,控制其伸长生长,对结果枝组内的短果枝疏删,小型结果枝组留10~20个短果枝,中、大型结果枝组留30~50个短果枝,去弱留强,去密留疏。对长果枝视其伸展空间再定去留,一般伸展空间大的拉斜(角度为70°~80°)并稍截促发短果枝,伸展空间小的从基部去除。第4年后除留用部分伸展空间大或宜留作培育更新结果枝组的长梢及长果枝外,其余长梢和部分长果枝一律疏除,并对部分结果枝组采取逐年更新。
  生长期修剪。为加速树冠培育,促进早果丰产和确保连年优质丰产稳产,必须加强生长期修剪。定植第1~2年主要以促发新梢、迅速形成树冠为目的。据试验,黄花梨新梢摘心一般仅能促使芽眼更充实而不能刺激多发梢,而采用剪顶配合刻芽则可促使多发梢。主枝、中心干第1、2次梢在长到需留长度及其以下数芽明显露出且较充实时,剪去上部20~30cm,并在剪口第2~4芽下方1cm处刻伤,辅以良好的肥水条件,剪口下2~3芽都能抽成长梢,再以下数芽还能抽发成中、短果枝;其他新梢留30cm摘心。这样定植后第1~2年就能形成较多的枝(包括短果枝),为第3年丰产打下基础。在定植后第1年7月份前,对下垂枝撑枝,使开展角度小于45°,以利新梢生长;7月份后拉枝使开张角度大于45°,以利花芽形成。定植后第2年的7月份对新梢数量较多、长势较旺的植株在主枝或主干基部环剥,宽度为枝条直径1/10左右,也可对长梢基部环割,以促进花芽形成。初投产树,在盛花期对长果枝、结果枝组或主枝基部进行环割,以提高着果率。定植第3年以后,除主枝延长枝外,其余长梢均采取扭梢或圈枝等措施控制生长,促进成花着果。树冠基本形成后,对结果枝组内所发长梢或可能抽发成长梢的新梢,在盛花期或谢花末期抹除,或留2~3片叶摘心,以提高着果率。
4 花果管理
4.1 保花保果 在盛花前10~20天(3月10日左右)树冠喷1.8%爱多收6000倍液加绿芬威1号1000倍液或喷多元营养有机液肥1000倍液,可延长盛花期,提高花序质量和着果率。在授粉树花粉量少的年份,花前应喷一次多元营养有机肥液1000倍液;花谢后1~5天内喷“果大多”每包(8g/包)对水60~75kg,隔15天后再喷一次“果大多”,每包对水60kg;或在黄花梨初盛花期对侧枝基部环割(主要对初结果树)。3~5年生树盛花期对有可能长成中长梢的新梢进行抹除或摘心,并在主侧枝基部环割,以控制新梢生长,提高着果率。成年黄花梨园在花谢2/3时和幼果期,各喷一次利果美(法国产)或氨基酸钙肥液加1.8%爱多收6000倍液加绿芬威1号1000倍液加0.2%硼砂液,可防止或减少幼果脱落。初结果树因树冠较矮小,可采用人工授粉,花粉宜多品种混合采集,定植后的第2年点授树冠内膛和下部全部花,第3年以后间隔15~20cm距离点授中短果枝和长果枝顶部数朵花,每一花序点授子房相对较大、花柄较粗短的两朵花。另外,在初花期喷0.2%硼砂以及初花期、花谢2/3时和幼果期各喷一次植物细胞分裂素400~600倍液(或复合增长素3000~4000倍液)再加叶面肥也有一定的保花保果效果。
  栽植时未配置授粉树或授粉品种配植过少的黄花梨园必须及时高接授粉品种。高接方法是在黄花梨植株主干离地1.5m左右处嫁接授粉品种,嫁接方法春季及8~9月份采用锯干切接或劈接法,5~6月或10月份采用芽接或枝腹接,并在不同方位嫁接2~3个,嫁接成活后锯去上部,促进所接品种抽发。如果黄花梨植株干性不明显,也可在同一植株上选2~3个直立性明显的强枝嫁接成授粉品种,嫁接部位宜离地1.5m左右,嫁接比例以1/2~1/4为宜,嫁接后控制黄花梨枝梢的生长量,尽量促进授粉品种快速生长。嫁接当年或次年,授粉品种花量少时,为提高黄花梨着果率,宜在初花期采集其他同期开放的梨品种花枝插瓶(瓶内装1.8%爱多收10000倍液)挂于树冠顶部,如在初花期再喷1%蜂蜜水及果园放蜂则授粉受精效果更好。
  在花蕾期应着手防止细菌性花腐病、蚜虫、叶壁虱、金龟子和花蕾蛆等为害。挂果量多的树在谢花后20天左右增施1次腐熟有机肥加氯化钾(或施进口三元复合肥),采果后适量追施速效氮肥;并喷2~3次有机液肥、氨基酸钙类肥料或1.8%爱多收6000倍液加绿芬威1号1000倍液加绿芬威2号1000倍液。
4.2 疏花疏果 黄花梨花芽极易形成,且花芽量大,常造成花质差、着果率低,因此必须疏花芽或花序。一般肥水充足,定植后第2年需适量留果的,疏去中心干、主枝和结果枝组等延长枝上端所有花序,其余保留;第3年疏去主枝、中心干上端所有花序,其他花序内留50%子房相对较大、花柄较粗短的花;第3年以后,除结合冬季修剪疏除部分花芽外,在现蕾期疏去部分花柄长、子房相对瘦小的弱花蕾。
  疏果在5月上、中旬进行,留果量视不同树龄、土壤条件、树势、密度分别对待。单株留果量(以2m×4m种植密度为参照),一般3年生树留20~40个,4年生树留60~100个,5年生以上树留150个左右(土壤条件好,树势强的多留,否则少留)。疏果时,首先疏除病虫果、小果和畸形果,然后视情况疏去部分扁平果,尽量留下高桩果,树冠内所留果应分布均匀,每花序一般留果1个,最多2个。树冠形成前尽量留内膛和下部果;树冠刚形成2~3年,为控制树冠应多留外围果,特别是留中心干、主枝及扩大树冠的枝条的上端果。疏果后喷一次杀虫、杀菌混合剂,然后套袋,如喷药后3~4天未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