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月季茎段快繁技术

2012/5/11 16:21:44

微型月季常用的繁殖方法有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和组培快繁,但由于一方面种子源较少,一方面有的品种扦插繁殖发根困难,且受繁殖材料限制,繁殖数量少,速度慢,多年采穗后还会发生性状退化,故前两者在生产上具有一定局限性。而通过组培方法可以保存其栽培性状基本不变,并且不受外界气候和繁殖材料影响,在短时间内实现批量生产,满足市场需求。本研究以微型月季带芽茎段为外植体,探索其增殖、生根的适宜培养基,建立微型月季茎段快繁体系,旨在为生产上解决种源问题提供又一条高效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微型月季“红宝石”的当年生健壮无病虫害嫩枝,带腋芽。

1.2 方法

1.2.1 外植体处理将嫩枝剪成小段,每段带一个腋芽,洗衣粉水震荡清洗后,用流水冲洗。常规灭菌:0.1%升汞、20 min;2%次氯酸钠、15min,后用无菌水清洗4次,转入培养基中(MS + 6-BA 1 mg/L +NAA 0.1 mg/L (以下单位同))。

1.2.2 增殖培养将成活外植体萌发后,长至2 cm 左右高的腋芽切下,转至增殖培养基中。根据瞿素萍等对切花月季的实验[3],MS 培养基诱导不定芽效果好,故本研究拟先采用MS 为基本培养基,调节6-BA 与NAA 浓度筛选微型月季“红宝石”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不同培养基激素配比见表1。1.2.3 生根培养当增殖苗长至2~3 cm高时,分棵切开转入生根培养基中。主要对基本培养基类型,激素种类和浓度进行筛选调节。不同培养基激素配比见表2。

1.2.4 培养条件MS,1/2MS 为基本培养基,琼脂5.5 g/L,蔗糖30 g、pH 值为5.8,温度(22±2)℃,光照强度2 000~3 000 lx,光照时间12 h/d。

2 结果与分析

2.1 初代培养按

1.2.1 中方法进行外植体灭菌后,将材料接种在初代培养基上(污染率和萌发率统计于表3),3 d 后观察到污染现象,主要为细菌污染,污染率为35%。初代培养约10 d 后,腋芽开始萌动,萌发率为58 %,同时腋芽逐渐展开,叶片增多,3 周后即可进行增殖培养。

2.2 不同类型培养基对微型月季增殖的影响将腋芽萌发,且生长健壮的芽苗分棵切开接种到所列的培养基中,25 d 后统计增殖率并观察增殖生长情况是,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配合使用对组培苗增殖率总体上看效果是比较好的。所设计的8 种培养基均能诱导出侧芽,但均呈现一个趋势,即NAA 浓度相同时,6-BA 浓度越高,反而不利于微型月季侧芽的诱导,较高浓度的6-BA 抑制植株生长,出现脚叶发黄的现象,当6-BA 浓度为2 时,抑制作用就很明显了。其中以3 号培养基:6-BA 1 +NAA 0.1 和4 号培养基6-BA 1.5 + NAA0.1 的浓度组合增殖效果较好,分别达100%和102%,且较早诱导出侧芽。

2.3 不同类型培养基对微型月季生根的影响不论在什么激素浓度下,1/2MS 基本培养基根诱导效果都好于MS,说明微型月季生根对基本培养基无机盐敏感,无机盐浓度是影响微型月季生根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将基本培养基各成分降至原来的二分之一时,对微型月季生根有较大改善,这一特点在其他木本植物如红杉上也有发现[4-5]。同时在相同基本培养基中,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的使用对微型月季的生根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本试验中所使用的IBA 和NAA 两种激素均能诱导微型月季生根,但效果有差异,其根的诱导对IBA较敏感,并且在0.5 mg/L 的浓度时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81 %,18 d 就开始有根突出了,生根植株根的数量也较均匀,都可达到6~9 条,27 d 左右就可达到移栽标准。

3 讨论

(1) 本实验主要是通过腋芽萌发来实现微型月季的植株再生,接种到初代培养基中,腋芽萌发的同时,我们还观察到大部分外植体在茎段基部长出白色愈伤组织。由此,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还可以尝试通过愈伤组织分化途径来诱导植株再生,这一途径在切花月季上已有较多成功的报道[6-7],但在微型月季上还未见报道。由于愈伤组织分化芽比较容易发生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这一方法不仅可以诱导植株再生,还能获得一定数量的变异植株,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并利用其中的优良性状。

(2) 月季组培苗增殖的主要方式为侧芽增殖,即从叶腋处萌发出侧芽以达到增殖的目的。理想的增殖率与激素种类、浓度和叶腋数有相互关系。在适宜的激素种类和浓度下,叶腋数量多的植株发出来的侧芽数就多,但植株上部的叶腋处是不能萌发侧芽的。所以在适宜的激素种类和浓度下,可以根据材料情况切割,保留一定数量的叶腋,以达到理想的增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