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花灰霉病

2012/5/12 11:57:30

浙江、上海、江苏、河北、北京等八仙花原产区、引种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八仙花、月季、石榴、碧桃等多种花木的花、花蕾、嫩梢,造成被害部变软腐败,降低观赏价值。

症状病斑主要发生在花上,初在花瓣上产生水渍状不规则小斑,后逐渐扩大,可蔓及整个花冠和花序。花蕾被害,亦产生不规则水渍状小斑,可扩大至整个花蕾,最后花蕾变软腐败,不能开放。嫩梢被害后,初为水渍状不规则小点,渐扩大至新梢和嫩叶腐败。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后期病部表现均产生大量灰色霉层。

发病规律病原为真菌,灰葡萄孢。病原菌主要以菌核以及分生孢子在病花、病梢、病叶等病组织残体上越冬。翌春温度回升,遇雨或湿度大时,自菌核上产生分生孢子,或者其他寄生病部位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传到八仙花上很快萌发侵染。北方温室、大棚的八仙花,病原主要来自上一年的病组织残体,5月上、中旬的花期即开始发病。栽植过密,多雨潮湿和凉爽的天气,以及偏施氮肥或者光照不足,长势弱,都易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高温、干燥的条件对病害的发生不利。

防治方法

(1)清洁花圃。平时注意保持保护地的卫生,发现病花、病梢及时剪除,随时清扫地面的植株残体等,集中深埋。入冬后彻底清扫保护地及其附近的落叶残体,集中深埋,不得随意抛弃。

(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抗病性。栽植密度适当,以利通风透光。注意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棚室内注意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温度偏低时,要封棚增温,将温度提高至31~33℃;湿度大时,要放气排湿,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

(3)药剂防治。在有发病历史的棚室,花前喷洒1~2次药剂预防,可选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花期视病情喷药1~2次,可选用65%抗霉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8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等。

相关信息
  • 八仙花灰霉病 2012-5-12
  • 八仙花绿瓣病 2017-8-02
  • 八仙花炭疽病 2017-8-02
  • 树状八仙花栽培技术 2013-11-22
  • 八仙花组培促苗技术 2013-9-03
  • 怎样防治八仙花绿瓣病 2013-7-23
  • 八仙花切花保鲜技术 2013-7-14
  • 八仙花矮化栽培技术 2013-4-25
  • 如何防治八仙花绿瓣病 2013-4-04
  • 八仙花的病虫害 2012-9-12
  • 八仙花无根苗扦插 2012-9-10
  • 八仙花栽培管理 2012-9-10
  • 八仙花的养殖 2012-9-09
  • 八仙花的栽培 2012-9-08
  • 怎样才能养好八仙花? 2012-8-08
  • 八仙花病虫害防治方法 2012-7-25
  • 八仙花的花语 2012-5-18
  • 八仙花环斑病 2012-5-12
  • 八仙花病毒病 2012-5-12
  • 八仙花的炭疽病 201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