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本菊主要虫害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2012/5/12 22:15:09

1.蚜虫

可危害独本菊的蚜虫有棉蚜、桃蚜、菊蚜及舌尾蚜等多种,本类害虫属小型杂食性昆虫。体色变化很多,从黄绿、淡绿、暗绿、黄褐至黑褐色等均有。无翅型与有翅型虫体同时存在,甚至不同种类的蚜虫同时发生的现象。

蚜虫多群聚在盆菊的心芽、幼叶、叶柄、花苞、花瓣上或下层老叶的叶背,刺吸盆菊汁液,使被寄生部位卷曲、枯萎,甚至造成煤烟,降低独本菊的外观品质而无商品价值。因蚜虫繁殖能力强,不眠不休的胎生生殖,只要有少数虫体存在较隐密部位未被发现,经数日后虫体或蜕皮屑就布满植株,成为显著的危害症状。故而独本菊出苗圃前的一个星期,应消灭虫源,方能保证独本菊的品质。

2.粉虱

危害独本菊的粉虱有温室粉虱及银叶粉虱。以口器刺吸植株汁液,当虫体多时可使叶表褪色、卷曲、萎缩甚至脱落,也诱发煤烟及病毒病,重则使植株生育衰竭枯死,轻则独本菊外观品质受损。粉虱繁殖力强,只要有少数活虫存在,经过短时间的繁殖可造成严重危害。故而清除虫源以维持栽培环境干净是首要工作。

3.蓟马

危害独本菊的蓟马有:台湾花蓟马、花蓟马、菊花蓟马、南黄蓟马、小黄蓟马及葱蓟马等,前二者常见于花部,以花瓣组织为食物,因其产卵以及口器锉吸花瓣汁液,均可在花瓣上留下白色或褐色斑点,轻者独本菊外观受损,重者产量损失严重。后者以叶片为食,幼虫孵化后与成虫均在叶片锉吸汁液,致叶片出现灰白斑点及黑色排泄物,严重时叶片上斑点转为红褐色而干枯,开花时也会爬到花部取食危害。

4.螨类

危害独本菊的螨类有二点叶螨、神泽叶螨及茶细叶螨等。

二点叶螨、神泽叶螨繁殖力强,高温的夏天在14d、21d内可增殖至原虫数的数百倍,螨密度高时,会在叶片、花上结网。通常成、若虫在叶背刺吸汁液,破坏叶片内叶绿素,致使叶表留下许多灰白色斑点,甚而使叶片布满虫尸及蛛网枯焦、脱落,影响植株生育及外观品质。

茶细叶螨,成、幼、若虫均可刺吸幼嫩组织汁液,留下伤口,并于刺吸时释放毒液于组织内,导致生长不正常,待叶片展开时被害症状也出现,叶片变形,皱缩卷曲,叶色变深及变硬脆等,且叶背有萤光褐化的现象,被害枝提早开花与谢花,致使独本菊花期不整齐,会严重影响独本菊外观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