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与兰花有关的成语!

2012/5/16 13:10:46

在历史长河中,人们出于对兰的亲近和崇敬,创造了许多与“兰”字相关的美好词语。兰这个词成为“君子”、“德人”、“美人”、“佳人”的代称,成了“美”的代名词和同义词,并由此而衍化成为很多事物的理想境界、美好情感的赞词。因此,受到人们普遍的青睐。成语中也有很多和兰相关的词语。 芝兰玉树:比喻优秀的、有出息的子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日‘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兰心蕙性:比喻人品高尚,举止文雅,有时也用于比喻女子善良贤淑。出自宋•柳永《玉女摇仙佩》:“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 采兰赠药:兰,兰花,花味清香;药,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出自《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芝兰之室:高雅芳香,指美好的环境。《孔子家语•六本》卷四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司其香,即与之化矣”,孔子用这句话来说明交友和环境对人的影响。 芝兰之化:比喻受到品性高尚的人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孔子家语•六本》卷四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芝兰生于深林:比喻君子不因为处于逆境而改变节操。《孔子家语•在厄》:“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困穷而改节。” 兰因絮果: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絮果,比喻离散的结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出自《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日燕姑,梦天使与己兰。” 兰摧玉折:兰和玉通常用于比喻美好的事物、贤良的人才。此成语指贤人亡故,志士去世。旧时多用于哀悼人不幸早死。南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毛伯成既负其才气,尝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兰艾同焚:兰指美好的事物,艾则指不好的东西。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出自《晋书•孔怛传》:“兰艾同焚,贤愚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