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特征及原因
苜蓿锈病发生在我国的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江苏、山东、河南、贵州、四川、台湾等省区。
此病为害叶片、叶柄、茎及荚果,叶片两面均可表现症状,但主要在叶片下面出现小的、近圆形疱状锈斑,最初为灰绿色,后来表皮破裂呈粉状,肉桂色或暗褐色。有时病斑边缘有晕环,甚至形成白色枯斑。
(二)防治依据及方法
⒈选用抗病品种,这是一条经济有效的措施。所使用的抗病品种要通过在室内或田间人工接种或田间自然接种进行抗锈性鉴定。
⒉病菌可以在感病的苜蓿残体上越冬。冬季要进行田间焚烧,消灭病残体,以减少越冬菌源。
⒊此病菌为转主寄生菌。因此,要铲除苜蓿地附近的转主寄主大戟属植物。
⒋种子田可以喷药保护,如0.5~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代森锰锌0.2千克/公顷、氧化萎锈灵与百菌清混便剂(0.4和0.8千克/公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