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盆景的艺术特点及其风格

2012/6/24 11:25:55

台湾盆景近几年来发展很快,弘扬中华民族的盆景艺术,在大自然中寻找自己的足迹,吸取精华,众采博长,扬长避短,走自己的路,发挥自身的优势并同商品经济及其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是台湾当今盆景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特点。

而吸收他人经验,融别国之长来充实自己的盆景艺术是台湾当今盆景艺术的最大默契。博采众家之长,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使得台湾盆景百花齐放,风格各异,形成了技法造型各有千秋的盆景艺术风格。

1.以舍利干神枝为主体的盆景艺术风格。舍利干和神枝在台湾盆景中运用较多,它虽然源于日本,但如今已不是日本的专利,而是世界共有的艺术财富。台湾在吸取这项技术时,不断加以利用,过去只限在松柏类盆景上,如今已扩大到杂木类盆景上。在真柏中运用此法颇多,它是仿造自然界中树木经过自然鬼斧神功的造化而形成的白骨化树干。这种形式是人工加自然,艺术加技术的结晶。白骨化的舍利干和神枝同绿荫葱郁的枝叶,形成了枯荣共存的鲜明艺术反差,更增添了盆景“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一艺术特点。

2.以三角形为主体的盆景艺术形式。在现实中的三角形给人以稳定之感,是力与力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盆景艺术中,构图的基本方法仍以三角形为主。此种形式用于榕、黑松、木麻黄、五针松较多,“端壮、霸气、稳重”是它的艺术特色。此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深受日本盆栽的影响。

3.矮壮、大树型为主体的盆景艺术形式。矮壮、大树型是台湾盆景重要形式之一。此种形式用于松类和杂木类较多,如黑松、五针松、榆、朴、海芙蓉、桦等。在造型艺术上,形如参天古木,颇具我国岭南盆景造型艺术风格。每件作品结构严谨,技法细腻,枝干铺排有序,极见功力,很符合自然界中树木生长规律,故采用较多。

4.丛林式为主体的盆景形式。丛林式盆景在台湾运用较广。它是利用众多株植进行组合。此种形式最富有野趣,一般以多干丛林式形式为主。在层次、景深处理上颇费心机。技法上千姿百态、高低参差不齐,既有整体艺术效果,又有单株观赏价值。


5.自然形态为主体的盆景艺术。反映作品自然形态的外部表象,常常以树桩自然形态来“因势造型,因型赋意”,在艺术风格上洗炼、豪爽、明快,处处充满节奏与动势,这是台湾盆景给人的一种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