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桃炭疽病的防治

2012/6/24 13:59:38

【症状识别】桃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侵染枝条和叶片。果实受害后,果面先出现水浸状绿褐色病斑,后变深褐色并稍凹陷,病斑表面可轮生橙红色的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枝梢上发病初期,表面也生淡褐色水浸状病斑,后转浅红色,稍凹陷。叶片染病后,表面以主脉为中轴向内卷曲。【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枝或病果内越冬,翌年早春当平均气温达10~12摄氏度,相对温度达80%以上时,病斑上开始产生分生孢子,孢子借风雨传播,落到幼果、新梢、叶片上,形成初次浸染。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发病盛期。病害发生和降雨密切相关,发病期间边续降雨,病菌的重复侵染使病害加重流行。树冠郁闭、偏施氮肥利于发病。【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及时排除果园积水,夏季及时去除直立徒长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②清除病源,冬季修剪时彻底剪除干枯枝和残留在树上的病僵果,集中烧毁。③药剂防治,在花芽膨大期,喷洒5波美度石硫合剂。落花后,及时喷洒杀菌剂,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根据天气情况,可间隔10~15喷药1次,注意不同药剂的轮换使用。<内容图片>=JS00461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