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树桩分类

2012/7/6 13:34:38

直干式盆景


桩头树干直立或基本直立,枝条分生横出,雄伟挺拔,层次分明,疏密有致,大有古木参天之势。直干式树桩盆景可分为单干式、双干式和多干式等形式。通常采用松、柏、罗汉松、榆、杉、五针松、金钱松,六月雪等树木来造型作景。


斜干式盆景


树干向一侧倾斜,一般略带弯曲,枝条平展于盆外,整个造型显得险而稳固,生动传神,体现树势动、静变化平衡的统一艺术效果。多用一株单栽,也有一、二株合栽。大多数盆景树种都有适用于此种形式。最常见的有罗汉松、刺柏、贴梗海棠、梅花、六月雪、银杏等。
悬岩式盆景


桩头树干下垂,超过盆面,像岩壁上悬垂倒挂的姿态式。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悬岩式又分为:大悬岩式,树干超过盆底;半悬岩式(小地式),树干虽飘出盆外,树干下垂不超过盆钵底部。(1)小悬崖:冠顶悬垂程度不超过用盆高度之一半者;(2)中悬崖:冠顶不超过盆底部以下为中悬崖;(3)大悬崖:冠顶在盆底以下为大悬崖。悬崖式盆景常用种有五针松、铺地柏、黑松、桧柏、黄杨、雀梅、凌霄、葡萄、六月雪、榆等。


卧干式盆景


这类树桩的主干斜生,横卧或斜卧盆面。该类树桩造型疏密有致,古怪苍老,野趣十足。卧式桩头又分为平卧式、仰卧式、半卧式三种。平卧式桩头均为全株平卧,梢端蟠扎不能超过干身的枝盘的高度;仰卧式桩头上部五分之一斜立或直立,下部五分之四平卧或稍微向上倾卧;半卧式桩头茎干下半部平卧或上斜卧。此类树桩可选用六月雪、罗汉松、刺柏、水杉、梅花、贴梗海棠、垂丝海棠、金弹子等制作。


曲干式盆景


树桩主干蟠曲向上,产生变异现象。通过蟠扎便主干呈弯曲之状,细枝也是旋曲而生。此类树桩具有刚柔相济,饶有生趣的韵味,是一种比较张的造型形式。材料用五针松、六月雪、榆等干体有韧性的树桩品种便于制作。



枯干式盆景


树桩的主干在经过几十年乃至数百年的大自然外力作用下,已呈枯木状,树皮斑剥、洞穴、嵌空,只留下部分木质部及皮层所包裹支撑。但还有部分树皮和枝干生机未断,发出新枝叶,颇具苍古之意趣。此类盆景以古柏、银杏、黄荆、梅花、石榴等类树桩居多。除了挖掘收集山野厅桩,还可用人工雕、劈、灼、凿、磨、撕等技法来塑造。


风吹式盆景


这种形式的树桩主干以曲干和斜干为多,树枝向一方飞出或折出,表现大自然树木在风中的动态和潇洒飘逸的景象。常用树种有对节白腊、贴梗海棠、柳树、柳杉、榆等。


临水式盆景


树桩的主干横出盆外,但不倒挂下垂,横生直展,向水面贴近求得生长中力的平衡。临水也可看作是卧干式的一种,其差异就在主干倾斜的角度大于斜干式,接近于横卧,显得飘逸潇洒,轻盈活泼。一般选用软性枝条和耐湿树种,如六月雪、柳暗花明杉、榆、杜鹃。


连根式盆景


俗称过桥式,多棵树木并栽一盆,粗根裸露而相连,盘根错节,形如龙爪;树干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别具一格。一般选取用榕树、榆、六月雪、黄杨、贴梗海棠等萌发力强、不定芽多的树种作造景培育用材。
附石式


这种形式还是以突出树桩为主,山石为配景(有时也以山石为主),树根附在石头上长,再沿石缝深入土层,或整个根部生长在石洞中,好像山石上生长的老树有“龙爪抓石”之势,古雅如画。树桩主干有直干、干、干、枯干等形式。常用树种有三角枫、五针松、黑松、桧柏、榔榆等。
劈干式


主干劈成两半,或劈去一边,使树干呈枯皮状态,然让这一劈干长出新枝叶,再进行艺术加工。常用树种有梅、石榴、荆条等。12 单干式、双干式、三干式 单干式,每盆只种树一株,一个主干。主侧枝分布均匀。构图简洁,挺秀庄重,这是盆景中最常见的一种式,它可是干、干、曲干等形式。双干式,树二株或一株,干为二而造可多样化,分主次、高低、正斜,生动幽雅,富于画意。三干式,树一株或三株,干为三。干要有主次之分,不能雷同,应做不等边三角形构图,干有高有低,有直有斜使其具泼古雅之趣。



丛林式


盆中有多株丛植,模仿山林风光。可配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草地湖泊、山石小品,搞成“微型园林”的形式,其内容丰富多采,意境各不相同。所有树木不分老幼皆可应用。常用种有金钱松、六月雪、满天星、五针松、榆树、朴树、桧柏、榉、红枫等。如一盆中采用个以的树种丛林式,有人称合栽式。14 提根式?又叫露根式,以欣赏根为主。树木根部向上提起,侧根裸露在外,盘根错节,悬根露爪,古雅奇特。川派盆景无不提根。常见种有金弹子、银杏、六月雪、黄杨、椿树、榔榆、雀梅等。
垂枝式


利用某些树种或品种枝条下垂的生长习性稍微加工而成,如垂柳姿态。常用树种有迎春、柽柳、垂枝梅、垂枝碧桃、龙爪槐、枸杞等。
连根式


连根式地上部分多干或丛林,根部裸露相连,这种形式多选用植株根部易萌发不定芽的树种,如福建茶、火棘等。另有一种假连根式,卧干上形成很多不定根,提根出土,即形成假连根式。另外,还有两种根枝相连的“过桥式”和“提篮式”。


枯梢式


模拟自然界老树枯枝或受雷击的现象,树木显得老态龙钟,奇特古雅。有的树顶是犄斜式结顶,有的枝条则成风吹式还有一种枯枝式的神枝造型。18 六台三托一顶 苏派传统树型。树木主干变六,9个侧枝左分开,每边扎成3片,即成“六台”,后边3片即“三托”,顶端一大片即“一顶”,整株树木,共计10片,端庄平稳,层次分明。陈设时常采取对称形式,称“ 十全十美”。


游龙式


又称“之”字弯,徽派传统造型,徽州多见树木主干弯曲如游龙,但多在同一平面上弯曲。宜于正面观赏,常作对称式陈设,常用于梅花和碧桃。20 象形式 利用树干和整个树体态进行动物形象型福多见所树种有榕树、金弹子、黄杨。


一弯半


主干从基弯成一个弯,再半个弯做顶,整株树向前微倾,云片左对称。


鞠躬式


又叫二弯半,通派代表树型树干从基部开始扎成两个弯,即成“ S”形,再扎半个弯做,主干上前部倾,下部后仰,顶部伸出一片,像鞠躬者的头部,两侧各形成两片,一长一短,一高一低,像伸向背后的两臂。


疙瘩式


又叫打结式,扬州多见,将盆树幼苗在主干幼嫩时在基部打结1 至4节,常用于梅、罗汉松、圆柏等。?24 扭旋式(磨盘弯)主干扭曲向上,多见于金银花、圆柏、紫薇、罗汉松等。


方拐


川造之一,方树干为“方”形的弯(呈90°弯)均同一平面上弯曲。此法从幼扎,最也二三十方成形,现已少见。


云片


扬派代表树形。模仿黄山迎客松形态,枝叶平展概括加工而成。一般顶片为圆形,中小片掌状,好似蓝天飘浮的薄云。云片 1至 3者者称之为“台式”;多层者称之为“巧云式”,云片上下错落,层次分明,平整端庄。
规律类树桩盆景


规律类树桩是历代盆景制作者们传下来的、具有一定造型定式和技法程序的树桩类型,全国一些历史形成早的盆景流派都保留了各自的规律类造型技艺和式样,如四川成都、江苏扬州、安徽等地。
川派规律桩景 川派树桩盆景用棕丝蟠扎造型(即用棕丝在树干和分枝上蟠扎连续渐变的半圆形弯子并施以修剪而成),初造型时,以蟠扎为主,其后加以补蟠、修剪为主,使其达到要求的造型,其造型有掉拐法、接湾掉拐法、对拐法、滚龙抱柱法、方拐法、三弯九倒拐、大弯垂枝法、逗身照蔸法、直身逗顶、巧借法(10种身法);平枝式规则型、平枝式花枝型、半平半滚型、小滚枝型、大滚枝型(5种技法)。
扬派规律桩景


扬州的规则型树桩主干造型较为随意,讲究的是枝盘的“云片”式的蟠扎和棕丝的运用,棕丝的运用称为“棕法”。扬州盆景,以自幼栽培、人工剪扎为主,强调精扎细剪,所秋用的“棕法”有11种之多,枝盘为平盘枝即云片1~2层称为“台式”多层的称为“巧云式”,枝盘弯讲究枝无寸直。


苏派规律桩景


苏州盆景的传统类树桩多为规则型,一般为“六台在托一顶”或“二弯半”“三弯半”造型。


徽派规律桩景


徽派盆景传统身法的“游龙”、“扭旋式”即磨盘弯最具特色,“游龙式”多用于梅桩制作,而“磨盘式”则多用于桧柏、黄山松等树种制作。徽派传统树桩通常以棕绳、棕丝、棕披(棕榈叶片)、苎麻等材料进行粗扎粗剪,并以竹片作绑扎辅助垫衬材料。
精美的盆景,要有适合的盆和几座来衬托,才能相得益彰。如培育一棵高不盈尺的苍老悬崖九里香,就要配以旧的釉陶盆,再用酸枝云石几座托起,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欣赏效果。 岭南盆景使用的几座多用酸枝、抽木、红木、紫植木等木料制成,显得古色古香。目前这些名贵硬质木材难找到,改用斑竹、紫竹、松杉枝也可以。用这些材料制成的几座,纯朴自然、色调谈雅。若能用天然根桩头作几座,那效果更好,会令人感到妙趣横生。 盆景与几座配合,历来都很讲究,轻重方圆和大小高低,必须相称。其基本原则是:悬崖型盆景适用高几座,长方型和椭圆型宜用低几座,斗方盆和圆盆用一般高度的几座即可;长方几配长盆,方几配方盆,圆几配圆盆,高脚几配深口方盆,树根高几配深口圆盆,矮的配浅盆。几座的面应略大于花盆底部。
长寿
有幸和一位先生谈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说:“休息的‘休’字,是人依木而得以休生养息。”一字道出了人不能离开绿色的树木而生存。如皋人对这个道理领悟颇深,自古以来,玩花弄草,已成为如皋人的情趣和爱好,勤劳智慧的如皋人年年月月,总在忙着编制这个绿色空间。如皋的盆景,造型生动别致,独具一格,讲究诗情画意,盆盆皆景,景由情生,人文气息甚浓,一种象征高风亮节的直杆式称文式,以弯为美的两弯半,称武树。陈列摆设,颇有考究,与众不同。两盆对称式放置的称蹲狮式,取其谐音,事事如愿;将中间放一盆文树,两边摆列武树,一字排开,形成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种摆设的风格,当今世界独此一家。制作盆景是体力加脑力的统一并用,是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