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常规嫁接方法

2012/7/7 9:21:23

嫁接,在果树栽培上具有保持优良品种性状、增强树体活力和对环境的适应性、矮化树冠、促进早实丰产等意义,是目前杨梅藉以发展的主要途径。

构成杨梅嫁接高成活率的主要技术因子是:优质的砧木、接穗—砧木须生长势强,根系发达,达到不同嫁接方法所需的粗度;接穗须选持果质优良、生长势强、丰产性较好的成年结果树,剪取杨梅树上、中部外围的1—2年生健壮成熟枝,剪去顶端和不充实、不成熟的芽节,每段长4—7厘米。适宜的嫁接时间——既要选在形成层和薄壁细胞的旺盛分裂期,又要避免“佃流期”(此时的单宁分泌量多,单宁,为杨梅树液中的一种酚类物质,在砧、穗削面的细胞受到机械损伤时接触空气而在多酚氧化酶作用下发生氧化缩合反应,形成高分子的黑色浓缩物,容易窒息砧、穗伤口细胞的呼吸,又易与构成原生质的蛋白质发生沉淀,由颗粒化细胞组成隔离层,阻碍砧、穗的愈合和物质输导,以致嫁接失败)。

常用切接法:自“雨水”后至“清明”前后,以地径0.7—1.2厘米,的实生苗(最后是一年生苗)为砧,在离地8—10厘米处剪断,选砧皮厚,光滑处由下而上,由外向内削少许,成斜面,由斜面皮层带木质部处垂直下切2—3厘米。取接穗枝,在下芽以下的2厘米处削一个短斜面,斜度约35—45度斜面长0.8—1厘米。再在其对面侧削一个2—3厘米的长斜面(削去少许木质部),速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使长斜面两边或一边的形成层与砧木形成层对正、靠紧,以薄膜带缚绑,培土及接合部。

有些地方在嫁接前,将砧木从圃地挖出,置于室内切接后再定植。这种方法嫁接成活率较高,不受天气影响。

圃地种植:苗圃地应选土质疏松透气,有机质丰富,酸性或微酸性的沙性山田土,最好能排能灌。把圃地挖1米宽畦(包括畦沟),沟深0.4米,宽0.3米的要求整理好。种植时间与嫁接时间相同,最好选择不下雨天种植。每畦种两行,行距20厘米,株距6—7厘米,一般亩种1万株。杨梅嫁接苗在苗圃种植时必须培土,培土至少不低于接穗最顶端1厘米。在培土保护下,温、湿度比较稳定,有利于接口愈合、成活和生长。5月上旬接穗发芽,盖在芽上的土一般能自动塌下,如仍有土块压住应及时除去,以利发芽。

苗期管理:5月中旬,检查嫁接苗成活率,及时拔去死苗;嫁接苗成活发芽后,及时将砧木萌蘖除尽,一般萌蘖较少;在苗圃地应对嫁接苗追肥,薄肥勤施,在6、7、8月时,每月施肥1次,肥料以复合肥为主,将其稀释成0.5%浇施;及时除去苗圃地的杂草,经常进行浅中耕,疏松表土,同时谨防损伤苗木;梅雨季节及时排水,7—8月干旱时应及时灌水抗旱;病虫害主要防治杨梅卷叶蛾,一年两次,幼中发生在5月底至6月中旬和7—8月,可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和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防治。

高接换种及管理

对于野生杨梅较多的地区,人们需要一种见效快、投资少的以优换劣的技术与之相适应。经过技术人员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高接换优,又叫高接换种的方法。

高接树的选择一般选择幼龄树比较好,而老龄树成活率较低,恢复树冠慢。对被接树分骨两年进行为好,第一年选择该树的东南方向的骨干枝,基部粗度为2—3厘米的枝条进行高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