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 | Asclepiadaceae萝藦科 |
描述 | Asclepiadaceae 萝藦科,双子叶植物,约180属,2200种,分布于全球,但主产热带地区,我国约有45属,245种,全国均产之,西南和东南部最盛,有些种类的纤维很有用,有些供观赏,有些种类的种毛可为填充物。草木、藤本或灌木,有乳汁;叶对生,有时轮生或互生,无托叶;叶柄顶端通常具有丛生的腺体,罕无叶;花序为各式的聚伞花序,稀为总状花序;花两性,整齐,5数;花萼筒短,5裂,裂片双盖覆瓦状或镊合状排列,内面通常有腺体;花冠合瓣,各种形状,顶端5裂,裂片覆瓦状或镊合状排列;副花冠通常存在,为5枚离生或基部合生的裂片或鳞片所组成,有时两轮,生于花冠筒上或雄蕊背部或合蕊冠上,很少退化成2纵列毛或瘤状突起;雄蕊5,与雌蕊粘生成合蕊柱;花丝合生成一个有密腺的筒,称合蕊冠,或花丝离生;花药连生成一环而腹部贴生于柱头基部的膨大处;药隔顶端通常具有阔卵形而内弯的膜片;花粉粒联合,包在1层柔韧的薄膜内而成块状,称花粉块,通常通过花粉块柄而系结于着粉腺上,每花药有花粉块2个或4个,或花粉器通常为匙形,直立,其上部为载粉器,内藏四合花粉,载粉器下面有1载粉器柄,基部有1粘盘,粘于柱头上,与花药互生,稀有4个载粉器粘生成短柱状,基部有一共同的载粉器柄和粘盘;无花盘;雌蕊由2个分离的心皮所组成;花柱2,合生,柱头基部具五棱,顶端各式;胚珠多数;果为2个蓇葖;种子有种毛。本科和夹竹桃科很相近,惟其花丝合生,花药与柱头粘合,且花粉结成花粉块,故易区别。我国的主要属有:Ceropegia,Cynanchum,Gymnema,Heterostemma,Hoya,Marsdenia,Periploca,Secamone,Toxocarpus,Tylophora,等等。 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中药用价值较大的1科,具有乳汁的多年生草本、藤本或攀缘灌木,极少为直立灌木或乔木。叶对生或轮生,稀互生,全缘,叶柄顶端常具有丛生腺体。聚伞花序通常伞形;花5数,花冠合瓣,通常辐状;副花冠通常存在;花药彼此粘生,花丝合生成管状,称合蕊冠,腹部与雌蕊粘生成中心柱,称合蕊柱,花药顶端常有膜片;花粉联结成块状,称花粉块(Pollinium),或四合花粉;子房上位,柱头基部5棱,胚珠多数,蓇葖果双生;种子顶端具一丛白色绢质种毛;胚直立,胚乳常稀少,软骨质。全科缺乏共同的解剖构造,多具单细胞毛,茎的维管束双韧,乳管无隔,与夹竹桃科相同。花粉器匙形,内有四合花粉,或花粉团聚成2个或4个蜡状花粉块,花粉块长度为300~1130微米,宽度为85~770微米,边缘是1层软韧的薄膜,内面花粉粒为多角形,无萌发孔,表面近于光滑,没有清楚雕纹。虫媒传粉,当昆虫采蜜时,花粉器的着粉腺或粘盘粘于昆虫的脚上或头部,在昆虫离开时,将整个花粉器带走,停留在另一朵花时,花粉器与柱头相粘,柱头分泌出氨基酸逐渐将花粉块的胶膜溶化而使花粉散出于柱头上,以达到异花授粉作用。染色体基数x=9~12。分布于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少数至温带地区。全世界约250属2200余种;中国产44属约250种,分布于西南及东南部,少数在西北与东北各省区及台湾等。萝藦科起源较早,但植物化石记载不多。本科比较进化的钉头果属(GOmphocarpus)化石发现于第三纪地层中。 |
科号 | 恩格勒:227 哈钦松:231 萝藦科 弓果藤 |
分布量 | 世界:180属, 2200种;中国:45属,245种 |
引种状况 | 非引种 |
所有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