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 Anacardiaceae漆树科
描述 Anacarabiaceae 漆树科,双子叶植物,约60属,600种,大部分布于热带地区。有些伸展至温带,我国有16属,约56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最盛,有些种类的果可食,漆属植物所产的漆和五倍子尤有经济价值。乔木或灌木;叶互生,稀对生,单叶或羽状复叶;花单性或两性,辐射对称,排成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萼3-5裂;花瓣3-5,稀缺;花盘环状;雄蕊10-15,稀更多;子房上位,1-5室,每室有胚珠1颗;果为核果。我国的主要属有: Spondias,Buchanania,Choerospondias,Cotinus,Pistacia,Rhus等等。
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中经济价值较大的1科。绝大多数为乔木或灌木,少有木质藤本和亚灌木状草本。叶互生,多为羽状复叶,也有单叶或掌状3小叶,无托叶。花小,单性或杂性异株,少有两性,整齐、排列成圆锥花序;离瓣,3~5基数,稀为单被或无被;雄蕊与花瓣同数或为其2倍,有时部分退化,花药2室,内侧向纵裂;花盘存在,多样;心皮合生,稀分离,子房上位,少有半下位至下位,1~5室,每室1胚珠,倒生,珠柄自子房室基部直立或沿子房壁弧形上升或伸长至室顶而下垂。核果;种子无胚乳或有少量胚乳。韧皮部具裂生性树脂道,分泌乳液或水状汁液。木质部年轮不明显,导管单穿孔,纹孔通常互列,螺纹只见于漆树族(主要在黄连木属和黄栌属)中;射线细而不显;木薄壁组织一般较少;木质纤维多具薄壁,整齐径向排列。花粉粒3沟孔型,但黄连木和九子母2属为筛孔型。染色体基数x=7,10,14,15,16,18,20,30。约60属600余种。
科号 恩格勒:124 哈钦松:205
分布量 世界:60属, 600种;中国:16属,56种
引种状况 非引种
所有属 腰果属
波漆属
山檨子属
槟榔青属
南酸枣属
黄栌属
人面子属
辛果漆属
厚皮树属
杧果属
藤漆属
黄连木属
漆树属
肖乳香属
肉托果属
槟榔青属
三叶漆属
本科代表种有:
①漆树,是生产著名“中国漆”或“生漆”的树种,生漆为工业和国防上的重要涂料。盐肤木是五倍子蚜虫的寄主植物,五倍子是医药、制革、塑料和墨水等工业上的重要原料。有的为著名的热带水果,如腰果、杧果。绝大多数属、种的树皮和叶均含鞣质,可提栲胶。
②人面子,是人面子属的一种,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和云南的南部热带地区,越南北方也有。喜高温、高湿,生于终年无霜的密林中。常绿乔木或大乔木,高可达20余米。其核果扁球形,成熟时黄色,中果皮肉质,果核扁球形,具棱和盾状凹点,形似“人面”;种子3~4枚。果肉味酸甜,可生食或盐渍作菜,入药有健胃、醒酒解毒之效,治风毒痒痛、喉痛等;果核治小儿惊痫。木材致密,具光泽,耐腐力强,供建筑和家具用材。种子榨油,可制皂或作润滑油。
③黄连木,是黄连木属的1种,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及河北、河南、陕西、甘肃等省;菲律宾也有。喜生于干燥、向阳的石灰山林中或林缘。落叶乔木。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本种心材含没食子酸、黄颜木素、非瑟素等。种子含二氢锦葵酸(dihydromalvalic acid)。幼叶鲜嫩,可充蔬菜和代茶。药用有清热解毒、止渴消炎之效。木材黄色,质坚致密,为家具和细木工用材。种子富含油分,作润滑油或制皂。
④红叶,又名黄栌,是黄栌属中的一个变种,分布于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湖北、四川。喜生于向阳的山坡疏林中。灌木。单叶互生,倒卵形至卵圆形,先端圆形或微凹,全缘,两面沿脉上显著被柔毛。木材黄色,古代用作黄色染料,含硫磺菊素、葡萄糖苷、没食子酸及杨梅树素。味苦涩,无毒,可入药;除烦热,解酒,树皮可提栲胶;叶含芳香油,可做香料;嫩芽可食,叶秋季变红,极为美观,北京俗称“西山红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