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科植物有哪些,Amaryllidaceae

2012/8/31 13:36:24

Amaryllidaceae石蒜科
科名 Amaryllidaceae石蒜科 描述 Amaryllidaceae 石蒜科,单子叶植物,约85属,1100种,产全球温带地区,我国(连外来种)约14属,140余种,广布于南北各省,大部供观赏用,有些供蔬食,如葱、蒜、韭、薤等是。草本,有一具膜被的鳞茎或地下茎;叶少数,多少线形,基生;花两性,辐射对称,单生或多朵于花茎之顶排成伞形花序,下有总苞片1至数枚;花被花瓣状,有管或无管,裂片6,2列;副花冠常具存;雄蕊6,稀更多,与花被裂片对生;花丝分离或基部扩大而合成一假副花冠;子房上位或下位,3室;胚珠通常极多数,生于中轴(两侧膜)胎座上;果为一蒴果,或肉质而不开裂。至本科和百合科的分别点,据以前的分类法认为子房上位的为百合科,子房下位的为石蒜科,但Hutchinson 氏认为这种分法未免过于牵强,且将血统相近的属分开。他认为,花序的类型比子房上下位更重要,因此他将百合科中具有伞形花序而下承以由1至数枚苞构成的总苞的植物,虽具有上位子房亦转移至石蒜科中,例如葱属Allium是,在另一方面,为使石蒜科更为划一和更自然起见,将原置于该科中不具伞形花序的属调整出去而另成数科,如龙舌兰科Agavaceae和仙茅科HyPoxldaceae等是。 科号 恩格勒:296 哈钦松:306 分布量 世界:100属, 140种;中国:14属,141种 引种状况 非引种 所有属 Agapanthus L. Her., Allium L., Clivia Lindl., Crinum L., Lycoris Herb., Narcissus L., Nothoscordum Kunth , Pancratium L., Haemanthus L., Hippeastrum Herb., Ixiolirion Fisch., Zephyranthes Herb.,  Agapanthus百子莲属
Allium葱属
Clivia君子兰属
Crinum文珠兰属
Haemanthus网球花属
Hippeastrum朱莲属
Ixiolirion鸢尾蒜属
Lycoris石蒜属
Narcissus水仙属
Nothoscordum假葱属
Pancratium全能花属
Zephyranthes玉帘属

 石蒜科是单子叶植物纲、百合亚纲、百合目的一科。多年生草本,具鳞茎或根状茎。叶通常基生,狭长。花常艳丽,通常两性,单生或成各式花序,具佛焰状总苞或无;花被片6,2轮,花瓣状,具花被筒或无;雄蕊常6枚;子房下位 。蒴果或浆果。   约90属1300多种,分布于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许多种类为旱生植物。中国连同引种栽培有17属30种,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区,有一些种从国外引种栽培以及少数逸为野生。   百合目(Liliales)的一科,约65属,835种,多年生草本。主要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鳞茎或地下茎;叶少数,舌形或披针形,基生或互生;花通常具花瓣3枚,萼片3枚;果为蒴果或浆果状。许多种可供观赏,尤其是朱顶红(Amaryllis belladonna, 即孤挺花)、晚香玉(晚香玉属〔Polianthes〕)、雪花莲(雪花莲属〔Galanthus〕)、雪片莲(雪片莲属〔Leucojum〕)和黄水仙(水仙属〔Narcissus〕)。   许多热带的百合状植物也属于本科,如网球花属(Haemanthus, 俗名血百合或血莲)、六出花属(Alstroemeria, 俗名秘鲁百合)和朱莲属(Hippeastrum)。欧亚大陆的黄施特恩贝格氏花(Sternbergia lutea)常种于沿边花坛和岩石庭园。南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红花君子兰(Clivia miniata, 即君子兰)是室内植物,花大,猩红色,带黄色条纹。
代表植物有:①水仙花。水仙花属,鳞茎卵状。叶带状,形似蒜叶,花葶在冬春间抽出约与叶等长,中空,伞形花序具数朵花;花芳香,呈高脚盆状,平伸或稍下垂;花被筒绿色裂片6枚,白色,展开;副花冠短,金黄色,浅杯状,由于黄白相间,雅致秀丽,故水仙花又有金盏银台之称,是中国最常见花卉之一(见图),有单瓣和重瓣两类。家庭用水盆栽种。一般认为福建漳州培植的为最佳。花的芳香油可供作高级香料,用于香水、香皂和化妆品中。鳞茎捣烂敷治痈肿。②葱莲。葱莲属,原产南美,中国有引种,鳞茎具颈部。叶细,扁圆柱形,略似葱,故又名葱莲。夏秋间开花。花单生,白色,具佛焰状总苞,花被片向上近直立,无明显的筒部,柱头微3裂。常见庭园栽培供观赏。同属植物风雨花,叶扁平,似韭,又名韭莲,花粉红色,具细长的花被筒,柱头3深裂,具有同样的观赏价值。③文殊兰。文殊兰属,中国广东、福建、台湾有野生,常生于海滨地区或河旁沙地上,原种东南亚也有。多年生草本,植物体粗壮,具圆柱状或球状鳞茎。叶宽带形,边缘波状。花葶常在夏季抽出,直立,稍扁,约等长于叶;伞形花序具多朵花;花高脚碟状,白色带朱红色,筒部细长而伸直;裂片扩展,条形,向先端渐狭;雄蕊比花被裂片短。其花芳香清馥,叶丛浓绿庭园广为栽培供观赏。④朱顶兰。朱顶兰属。原产南美秘鲁,中国南方庭园和北方的温室常见栽培。多年生草本,鳞茎球状。叶宽带形,与花同期或花后发出,鲜绿色。花葶在春夏间抽出,中空,稍扁、粗状,比叶大;伞形花序具2至数花;花大,漏斗状,稍俯垂;花被裂片红色,腹面中央具白色条纹,花被筒比裂片短,喉部有不明显的副花冠;雄蕊比花被裂片短。为美丽的观赏植物。⑤石蒜。石蒜属。广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日本也有分布。喜生于林缘、河岸阴湿处。多年生草本,叶带状,深绿色带白霜粉。花葶在夏秋间叶枯死后抽出,实心,高达30厘米,伞形花序具数朵花;花红色,长约4厘米,花被筒很短,喉部具鳞片,有6枚裂片;裂片倒狭披针形,边缘皱缩,展开而反卷;雄蕊和雌蕊远伸出花被裂片之外。鳞茎含淀粉,可提取植物胶代阿拉伯胶。全草含石蒜碱、加兰他敏等用于制药的原料,有祛痰、催吐、消肿止痛、利尿等效,但有大毒,宜慎用。⑥君子兰。君子兰属。原产南非,多年生草本。鳞茎由叶基的鞘互抱而形成。叶基生,2列,宽厚亮绿,带状。伞形花序配以黄红色的筒状花朵,美观大方。花期长,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中国引种,为常见的庭园观赏植物,北方多作盆花,南方可露地栽培。⑦龙舌兰。龙舌兰属。广布于美洲热带的干旱地区。中国南方省区有引种,现多逸为野生。高大乔木状草本。叶大型,在短茎周围丛生成莲座状,肥厚肉质,灰绿色,倒披针形,通常长1米多,宽达20厘米,先端具1硬刺边缘具疏刺。植株约10年或更长时间成熟。花葶高达数米,圆锥花序大型,多分枝;花黄绿色,漏斗状;雄蕊远伸出花被之外。栽培于温室供观赏。龙舌兰属植物的叶大,肥厚,花非伞形花序,有独特的结构,近代多数植物学家主张将它从石蒜科分出,另立龙舌兰科。⑧仙茅。仙茅属。分布于中国东南和西南部,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也有分布。多年生无茎草本,根和根状茎肉质粗状。叶3~6枚,基生,披针形,基部呈鞘状。夏季开花,花腋生,花被内面黄色,外面白色。分根繁殖。中医学上以根状茎入药,性温,味辛,有小毒,可温肾壮阳,散寒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