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宝石的种植技术

2012/8/23 18:40:02

种类和种植 喜林芋:
  常见栽培的喜林芋属植物有绿宝石喜林芋,幼时新梢为红色,叶柄紫红色,叶浓绿色带有深红紫色晕,边缘为透明的玫瑰红色;绿宝石喜林芋,茎、叶柄、嫩梢以及叶鞘均为绿色,叶片无紫红色晕;琴叶喜林芋,叶形似小提琴,基裂外张,中裂片狭窄端钝圆,深橄榄色。这三种均属攀缘植物。另外还有短茎直立的‘红苹果’、‘绿苹果’等新品种。  
  短茎品种可进行分株繁殖,在苗茎基部萌生的分蘖发生不定根时,将其切离另行栽植。攀缘品种可进行扦插繁殖,截下苗龄长、失去观赏价值的顶梢作插穗。随后加大水肥,催使侧芽依次萌发,当侧芽长度达到10厘米左右时,连同茎节剪下扦插。注意不可将长茎截成短段,不带芽扦插。扦插基质用草炭土与河沙、蛭石等松散材料配制。场地要求高温高湿,用薄膜封闭并张网遮阴,保持温度30℃以上、相对湿度90%以上约两周,即可育成新苗上盆定植。
  在室内摆放,高温时节应避强光直射,低温时节应移到明亮处接受柔和阳光,不可过于荫蔽,使茎叶细弱暗淡失色。生长季节应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并向棕柱上淋水增加湿度,每月追施一次稀薄肥水。入冬停肥控水,防避冷风直吹。每年春季翻盆换土。 绿宝石喜林芋多用扦插繁殖,在高温季节很易生根。一般于4—8月间切取茎部3—4节,摘去下部叶,将插条插于腐叶土和河沙掺半的基质中,在20至25℃的条件下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置于半阴处,极易生根,经2—3周即可生根上盆。若大量繁殖,可用芽插法。 喜温暖,潮湿的环境,虽喜光,但怕阳光直射,耐阴。生长季节可经常浇水,向叶子喷水,每两周施一次液体氮肥。生长适温为20—28℃,越冬温度应在15℃以上。每年春天换盆一次,盆土要求肥沃,含腐殖质丰富,且排水良好,否则会因盆中积水而使叶子发黄。
  喜林芋盆栽基质以富含腐殖质且排水良好的壤土为佳,一般可用腐叶土1份、园土1份、泥炭土1份和少量河沙及基肥配制而成。种植时可在盆中立柱,在四周种3—5株小苗,让其攀附生长。它喜高温多湿环境,须保持盆土湿润,尤其在夏季不能缺水,而且还要经常向叶面喷水;但要避免盆土积水,否则叶片容易发黄。一般夏季每春天浇水一次,秋季可3—5天浇一次;冬季则应减少浇水量,但不能使盆土完全干燥。生长季要经常注意追肥,一般每月施肥1—2次;秋末及冬季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应停止施肥。它喜明亮的光线,忌强烈日光照射,一般生长季需遮光50%一60%;但它亦可忍耐阴暗室内环境,不过长时间光线太弱易引起徒长,节问变长,生长细弱,不利于观赏。
  喜林芋为天南星科喜林芋属的蔓生植物,其叶形奇特多变,气生根纤细密集,姿态婆娑,而且很耐阴,放置在室内,令人仿佛有进入热带雨林之感受。是目前很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较大型的观叶植物。栽培最广泛的有两有名的品种。一种是红宝石喜林芋,它的叶片戟形,暗绿色,有紫红光泽,长20-30厘米,宽10-18厘米;新梢为红色,叶柄紫红,嫩叶的叶鞘为玫瑰红色茎枝粗壮,节上有气生根。另一种为绿宝石喜林芋,形态与前一种相似,但茎和叶柄、嫩梢、叶梢皆为绿色。这一属的植物,常栽培的还有琴叶喜林芋、掌叶喜木芋、蛙叶喜林芋、绒叶喜林芋等,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喜林芋原产美洲热带雨林中,喜高温高湿和较荫蔽的环境,对光照要求不高,室内较暗处和春秋阳光下都能较好地生长。它不耐寒冷,冬季越冬温度宜在10℃以上,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性好的微酸性土壤中。喜林芋性较强健,掌握好温度和湿度两大因素就不难养好。盆栽可用腐叶土2份和锯末或马粪使用。根据它具有气生根和蔓生的习性,常栽培成图腾柱的形式。栽培这种形式的做法是:先选1米左右的木棍,在其周围裹上棕皮或小苔,并用铅丝扎紧,然后栽入适宜的盆中作为立柱。在立柱的周围栽上3-4株小苗,稍加绑缚,经常向立柱喷水让其气生根扎入棕皮中,顺柱向上生长,苗长出后要及时绑扎并根据自己的要求和喜好加经编排调度,使茎蔓分布合理美观。
  此花草在气温25-32℃,相宜湿度在80%以上时生长最快,所以6-9月要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且每天要喷水1-2次,以增大湿度。但这段时间要避免阳光曝晒,适当给予明亮的散射光较好。在生长期内,可根据它的长势,或10天或半月左右施一次饼肥水或化肥。冬季要减少浇水,保持盆土稍湿润,但水不能太冷,若能用微温水擦去其叶面灰尘,则更能使叶面光亮青翠。在室内或阳台上,因空气湿度较小,有条件的可制作一个大沙盘,使沙保持潮湿,将盆栽的喜木芋半埋入沙中,就可改善空气湿度小的缺陷,更有利于其生长。此花草的繁殖,一般都采用扦插法。只要在生长季取茎蔓1-2节带一张叶片(有气生根的可连根),插入砂床,就很容易生根成活,对较老的植株,由于下部叶片脱落,影响观赏,可采用短截的方法,促进腋芽萌发,截下的茎还可用来扦插,一举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