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技梢生长的原因

2012/8/31 13:00:52

枝梢的生长除决定于树种和品种特性外,还受砧木、有机养分、内源激素、环境条件与栽培技术措施等的影响o
1.品种与砧木
不同品种由于遗传型的差异,新梢生长强度有很大的变化。有的生长势强、校梢生长强度大;有的生长缓慢,枝短而粗,即所谓短枝型;还有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称半短拉型。
砧木对地上部枝梢生长量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同一树种和品种嫁接在不同砧木上,其生长势有明显差异,并使整体上呈乔化和矮化的趋势。
2.有机养分
树体贮藏养分的多少对新梢生长有明显的影响。贮藏养分少,发校纤细。春季先花后叶类树木,开花结实过多,消耗大量养分,新梢生长就差。
3.内源激素
植物体内五大类激京都影响枝条的生长,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紊多表现为刺激生长;脱落酸及乙烯多表现为抑制生长。不同内源激素控制新梢生长的可能的相互关系如图2—3。
叶片除合成有机养分外,还产生激素。新梢加长生长受到成熟叶和幼嫩叶所产生的不同激素的综合影响。幼嫩叶内产生类似赤霉素的物质,能促进节间伸长;成熟叶产生的有机营养(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与生长素类配合
引起叶和节的分化;成熟叶内产生休眠素可抑制赤霉素。摘去成熟叶可促进新梢加长生长,但不增加节数和叶数。摘除幼嫩叶,仍能增加节数和叶数,但节间变短而减少新梢长度。
应用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或抑制新梢生长,也是通过影响内源激素水平及其平衡。如生长延缓剂D9、矮壮素(ccc)可抑制内源赤霉京的生物合成。B9也影响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喷B9后枝条内脱落酸增多而赤霉素含量下降,因而枝条节间短,停止生长早。
4.毋枝所处部位与状况
树冠外围新梢较直立,光照好,生长旺盛;树冠下部和内膛枝因芽质差,有机养分少,光照差,所发新梢较细弱,但潜伏芽所发的新梢常为徒长枝。以上新梢的技向不同,其生长势也不同,与新梢所含生长素含量高低有关。
母校的强弱和生长状况对新梢生长影响很大。新梢随母技直立至斜生,顶端优势减弱。随母技弯曲下垂而发生优势转位,于弯曲处或最高部位发生旺长技,这种现象称为“背上优势”。生产上常利用枝条生长姿态来调节树势。
5.环境与栽培条件
温度高低与变化幅度、生长季长短、光照强度与光周期、养分水分供应等环境因素对新梢生长都有影响。气温高、生长季长的地区,新梢年生长量大;低温、生长季热量不足,新梢年生长量则短。光照不足时,新梢细长而不充实。
施氮肥和浇水过多或修剪过重,都会引起过旺生长。一切能影响根系生长的措施,都会间接影响到新梢的生长。应用人工合成的各类激素类物质,也能促进或抑制新销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