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 1769—2009
农产品质量安全 寒富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2009-11-27发布 2009-12-27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1/T 1769—2009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标准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
则编写的。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德国、王德海、秦嗣军、李丹莉、邱学思、马怀宇、傅尧、赵庶、刘国成。
DB21/T 1769—2009
农产品质量安全 寒富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寒富苹果生产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树形选择和整形修剪、
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标准化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寒富苹果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1086苹果采摘技术规范
NY/T 1505 水果套袋技术规程 苹果
NY 5013 无公害食品 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
DB21/T 1768 寒富苹果苗木
3 园地选择与规划
3.1 园地选择
3.1.1 园地应远离污染,产地环境的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NY 5013的规
定。
3.1.2 园地应选择平地、坡度在5°~ 15°的低缓丘陵或坡度在15°~30°的山地。若在低缓丘陵选
择园地要通过修筑复式梯田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若在山地选择园地要通过挖鱼鳞坑等做好水土保持工
作。
3.2 园地规划
3.2.1 小区规划
3.2.1.1 小区面积
在平地,气候土壤条件较一致的地区,每个小区面积在 8hm2~12hm2;在地形复杂,气候土壤条件差
异大的地区,每个小区面积可以控制在1hm2~2hm2。
3.2.1.2 小区形状
平地、地形较缓和的丘陵地等,小区可以采取长方形。山地或地形较复杂的丘陵地,小区形状可不
拘一格。小区可以分水岭和排水沟为界,结合各作业道设置,以方便作业为前提。采用滴、渗、喷灌等
方式给水时,小区形状还应与管道铺设相结合统一考虑。
3.2.1.3
道路系统规划
主道宽6m~8m,硬路面,利于车辆通行。支道宽3m,可采用砂石路面。
3.2.2 防护林
应有完善的防护林系统,其建设要先于建园。
4 苗木选择
DB21/T 1769—2009
苗木质量应符合DB21/T 1768的规定。气候温暖地区或土壤条件较差的地块宜用乔化砧苗木。气候
寒冷、土壤条件较好的地块宜用抗寒矮化中间砧苗木。
5 栽植
5.1 栽前准备
5.1.1 栽植密度
株行距以2m~3m×3m~5m为宜。
5.1.2 定植穴(沟)
密度较小时挖定植穴,长、宽、深均为 80cm。密度较大时挖定植沟,宽、深均 80cm。定植穴(沟)
挖掘时表土与心土分开放,回填要求定植穴(沟)下层填入混有作物秸秆等粗大有机物料的表土,中层
填入与腐熟土杂肥均匀混合的表土,上层填入混有充分腐熟土杂肥或精肥的表土。要求上一年秋季至入
冬前挖好,回填沉实,有条件的灌透水。
5.1.3 苗木准备
栽植前先将苗木全部放入水中浸泡12h以上,再将根的毛茬、病虫为害的根、起苗造成的伤根等进
行修剪,剪至露新鲜健康的白茬。
5.2 栽植技术
5.2.1 栽植时间
冬季寒冷干旱地区实行春栽,在苗木芽眼未萌发的前提下提倡晚栽,有利于成活。
5.2.2 栽植
采用小穴栽植,穴的大小容下苗木根系即可,基砧的嫁接口在地表下5cm以内。苗扶直,回填后用
脚踏实,以使根系与土密接;第一次回填后稍提苗,以使根系舒展;修好水盘。
5.2.3 灌水
栽后灌透水,一周后补水1次。
5.2.4 覆盖地膜
补水后整平树盘,覆盖地膜(1.5m×1.5m),以利保水、增温,促进萌芽生长。
5.2.5 定干、套地膜套
栽后距地表剪留 80cm~90cm及时定干,并套长 40cm直径5cm的地膜套,保持水分,防止大灰象甲
黑绒金龟子等害虫为害新芽,萌芽后展叶前撕开地膜套,3d后去除。
6 土肥水管理
6.1 土壤管理
6.1.1 深翻改土
深翻改土分为扩穴深翻和全园深翻,每年秋季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扩穴深翻为沿栽植穴
(沟)外缘挖宽、深为80㎝×60㎝左右的沟。全园深翻是将栽植穴外的土壤一次全部深翻,深度为30 cm~
40 cm。土壤回填时混以腐熟有机肥,表土放在底层,底土放在上层,然后充分灌水,使根土密接。
6.1.2 中耕
清耕制果园生长季降雨或灌水后及时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中耕深度 5cm~10cm,以利
保墒。黏重土壤果园提倡春季土壤解冻后翻树盘,以利土温提高。
6.1.3 覆草和埋草
覆草在春季施肥、灌水后进行。覆盖材料可以用玉米秸、稻草等作物秸秆或干草。将覆盖物覆盖在
树冠下,厚度 10cm左右,连覆 3年~4年后浅翻1次。也可结合深翻开大沟埋入作物秸秆或杂草,提高土
壤肥力和蓄水能力。
6.1.4 种植绿肥和行间生草
2
DB21/T 1769—2009
选择适应性强,生长量大,养分含量高,不与苹果植株争夺水肥、无共同病虫害的绿肥种类。提倡
行间种植。也可行间天然生草,加强人工管理,刈割覆盖。
6.2 施肥
6.2.1 施肥原则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6.2.2 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
6.2.2.1 农家肥料
按NY/T 394规定执行。
6.2.2.2 商品肥料
按NY/T 394规定执行。
6.2.2.3 其他肥料
不含有毒物质且经农业部门登记允许使用的肥料。
6.2.3 禁止使用的肥料
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垃圾或含有重金属、橡胶和有害物质的垃圾;硝态氮肥和未腐熟的人粪尿;
未获准登记的肥料产品。
6.2.4 施肥方法和数量
6.2.4.1 基肥
秋季果实采收后施入,以农家肥为主,混入钙肥及少量氮素化肥。施肥量按每生产1kg苹果施 1.5 kg~
2.0 kg优质农家肥计算,一般盛果期苹果园每亩施 3000kg~5000kg有机肥。施用方法以沟施或撒施为主,
施肥部位在树冠投影范围内。沟施为挖放射状沟或在树冠外围挖环状沟,沟深 40cm~60cm;撒施为将
肥料均匀地撒于树冠下,并深翻20cm。
6.2.4.2 追肥
6.2.4.2.1 土壤追肥
每年3次,第一次在萌芽前后,以氮肥为主;第二次在花芽分化及果实膨大期,以磷钾肥为主,氮
磷钾混合使用;第三次在果实生长后期,以钾肥为主。施肥量以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施肥特点确定。结果
树一般每生产 100kg苹果需追施纯氮 1.0 kg、纯磷(P2O5)0.5kg、纯钾(K2O)1.0kg。施肥方法是树冠
下开沟,沟深15cm~20 cm,追肥后及时灌水。最后一次追肥在距果实采收期 30d以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