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区植物选配的原则

2012/8/4 9:09:00

原则
    保障安全原则保障安全是公路绿化的前提和基础。公路绿化植物选择要实行由里向外梯次配置,转弯处尽量不栽种高大乔木,以免遮挡行车视线;边坡要以栽植根系发达的灌木和草本为主,以维护路基安全;通过种植高度适宜的植物,预告公路线性变化,实现对视线的科学诱导;在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的变坡点、转弯处配置相应彩色植物,以增强植物防眩光的功能。
    生态优先原则公路绿化的重要目的是建立道路类人工生态廊道系统,因此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所选择植物要与具体道路生态条件相适应,并发挥优化生态环境的功能。如公路边坡绿化要使用根系发达、固着力较强的植物,以利于保持水土、防止滑坡塌方;公路路肩绿化可使用树冠浓郁、叶片肥厚的树木,以发挥它们吸气滞尘、隔减噪音的作用。
    因地制宜原则公路绿化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到不同植物的不同生活习性与周围景观的协调配合,以选择最为合适的植物种类。例如,公路土壤呈现酸性或碱性,在选择植物时就要选择耐酸或耐碱的种类;公路的水流一年之内大小不均,植物就要选择能耐旱或耐涝的种类;落实因地制宜原则,多选择原生乡土植物,慎用外来植物物种。
    效益兼顾原则公路绿化在绿化设计和施工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多种效益,以实现“鱼与熊掌”兼而得之。要适当增加一些生长快、抗性强、材质优、形象好的树种,以提高绿化标准和景观效果;公路绿化既要优先发展观赏林、防护林,也要考虑发展用材林、经济林,以便实现收益的短、中、长合理搭配,社会效益、生态收益和经济效益的兼顾统一。
    生物多样性原则公路绿化在选择植物和进行配置时,要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突出以树木为主体,乔灌藤草花有机结合。要尽量模拟自然植被的群落结构,实行多种类栽种,大力营造混交林,增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在坚持植物多种类的前提下,还要努力做到品型多样化,尽力兼顾各种植物类型,构建色彩、层相丰富的公路绿化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