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为蛀干害虫,主要危害树木有桑、构、无花果、白杨、欧美杨、柳、榆、苹果、沙果、樱桃、梨、野海棠、柞、褚、刺槐、树豆、枫杨、批把、油桐、花红、柑桔等。
桑天牛成虫体黑褐色,密生暗黄色细绒毛;触角鞭状;第1、2节黑色,其余各节灰白色,端部黑色;鞘翅基部密生黑瘤突,肩角有黑刺一个。卵长椭圆形,稍弯曲,乳白或黄白色。蛹体初为淡黄色,后变黄褐色。幼虫老龄体长60mm,乳白色,头部黄褐色,前胸节特大,背板密生黄褐色短毛,和赤褐色刻点,隐约可见“小”字形凹纹。
桑天牛成虫食害嫩枝皮和叶;幼虫于枝干内向下蛀食,隔一定距离向外蛀1通气排粪屑孔,排出大量粪屑,有红褐色液体流出,削弱树势,重者枯死。
防治桑天牛可于成虫发生期组织人工及时捕捉,消灭在产卵之前。成虫产卵盛期后挖卵和初龄幼虫。成虫发生期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喷洒绿色威雷200-400倍液。于幼虫活动期,寻找有新鲜排泄物的虫孔,由上而下插入磷化铝或磷化锌的毒签或毒丸,用黄泥封口。刺杀木质部内的幼虫,找到新鲜排粪孔用细铁丝插入,向下刺到隧道端,反复几次可刺死幼虫。保护和利用招引啄木鸟,利用寄生蜂和白僵菌等。结合修剪除掉虫枝,集中处理。另外,还可利用农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