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叶螨该如何防治

2012/9/2 18:40:03

毛竹叶螨危害是极其严重的,毛竹感染后,初时竹叶出现枯黄早落,随着危害的深入,竹冠越来越稀疏,逐步变秃,呈“光杆竹”,严重时,整个竹林如火烧。由于竹叶脱落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竹林逐年减产,渐渐衰败。

毛竹叶螨危害是极其严重的,毛竹感染后,初时竹叶出现枯黄早落,随着危害的深入,竹冠越来越稀疏,逐步变秃,呈“光杆竹”,严重时,整个竹林如火烧。由于竹叶脱落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竹林逐年减产,渐渐衰败。其繁殖能力强,在25-28℃,一代仅需8-11天,每年繁殖14-15代,每个雌虫一生产卵20-30粒,即每8-11天以20-30倍的速度增长,并能随风、气流、农事活动、昆虫等传播扩散,极易蔓延成灾。调查发现,竹林轻度受害立竹量下降20%,少出笋10%;中度受害立竹量下降30%,少出笋40%;重度受害立竹量下降40%,少出笋60%。

毛竹叶螨并非无药可治。测报是毛竹叶螨防治的一项基础工作,必须加强预测预报工作。毛竹叶螨虫体微小,早期不易为人们发现,往往到大发生时才被发现,此时防治极其困难,防治投入极大。坚持在螨虫初发阶段小范围内及早防治,做到“治早、治小”,降低防治成本。同时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努力提高林分整体质量,预防叶螨发生。防治叶螨要做好以下各个方面的工作:

调整竹种结构,增强竹林抗螨能力。要切实扭转大面积经营纯竹林的局面,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竹木混交林。改造现有纯竹林,适当套种泡桐、桤木、杉木等伴生树种,提高混交比例。对纯竹林内已有的阔叶树、杂木要加以保护,并适当保留灌木、杂草,形成多树种、多层次立体结构,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保护林内天敌。要避免过度除草和垦复,适当延长除草周期,推广带状垦复和竹兜局部除草,避免水土流失。在发展毛竹的同时,注意调整竹种结构,注意发展麻竹、毛金竹等抗螨竹种以及小径竹等其它竹种,增强抗螨能力,同时可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要。

调查中发现,叶螨发生危害程度与竹林管理科学与否密切相关。滥挖竹笋、砍壮留老、过度劈杂和过度垦复现象,将直接导致螨害大发生。因此,竹林管理不能盲目效仿,千篇一律实行劈杂垦复,要全面落实综合丰产措施,科学管理。要注意护笋养竹,禁止挖大留小。竹林砍伐要坚持“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老留小”原则。垦复后要施肥,增强毛竹行鞭孕笋能力和长势,从而提高抗螨能力。

综合防治的方法是结合抚育砍伐砍除6度以上老竹以及生长发育不良的小株、病虫株,并将竹叶拉出林外烧毁,以减少虫源。于5-6月或7-8月雨后,结合竹林施肥,按药肥比1:14在肥料中加入竹螨灵一起施用,防效显著。在轻度发生区,于7-8月在毛竹竹杆上挂放捕食螨,每株300只,预防螨虫大发生。将40%氧化乐果乳油稀释30倍,于毛竹基部打洞注射,每株10毫升,能迅速降低虫口密度,适于在螨虫密度高的地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