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松为我国北方特有的名贵树种,其喜光,亦耐半阴,自然生长于凉爽、干燥的地区,在土层深厚,湿润肥沃的钙质土、黄土和半阴条件下生长良好,且造应石灰土质,能忍受-30℃严寒,在高温条件下生长不良。忌水湿的习性亦很明显。有偏阴趋向,在强阳光的干燥环境中栽植生长缓慢,在轻度盐碱地也会生长不良。产于陕西、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此外辽宁南部、北京、河北、山东、江苏等地均有栽培。
白皮松是大树移植中难度较大的树种,假活与水土不服较为普遍,假活现象突出。胸径20厘米的白皮松,一般一两年内生长基本正常,第三年假活较普遍,5年内都有可能假活;部分胸径40厘米的大树假活期可达8年。
城市的小气候也对白皮松生长不利,除气温外,空气污染、土壤营养条件差、土壤团粒结构差都不利于白皮松健康生长。在某地区的公园绿地中,有很多白皮松古树、壮年树,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衰弱现象,如叶色枯黄、松针脱落、松针变稀、黄化现象严重。
近些年还有一些地区大量种植的白皮松,因水土不服,当年并没有出现问题,次年长势开始变差,第三四年枯黄情况严重。实际上也是大树移植后的假活现象。根据调查,种植3年后胸径10厘米的白皮松长势差的,落针率30%至40%,种植4年后同规格的白皮松长势差的,落针率达到40%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