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虫堇的蓝花在细长的茎端上招展。茎的下面是一簇浅绿色的叶。这些狭长的叶卷成一个个的槽。上边的叶面有着无数的腺--1厘米里有2.5万个--分泌出可以粘住昆虫的浓液和溶解捕获物的消化液。这种植物在捕吃昆虫时也和毛毡苔一样,是兼有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的。小昆虫一停在上面而被胶住了以后,叶缘便徐徐卷向叶心,挤出更多的胶液来。捕虫堇的胶液也有防腐作用。阿尔卑斯山的牧羊人多少世代以来都把它作为疗病的软膏。
捕蝇草其实也是利用叶来捕虫的。它的叶分为两半,都像带着睫毛的眼帘,挂在茎上,开关有如钢制的机器。平常两半是摊开着的,上面各有三根短毛,那也就是引发机。倒霉的昆虫一碰到那些毛,两个半边便立即合拢起来。昆虫碰到叶上的毛时,便刺激了叶子上半部的细胞。那些细胞都涨满了水,也由此而制住了叶的弹簧作用,使之张开。现在一经触动,细胞里的水便流向细胞之间的空隙,叶的两半便突然合拢起来了。
捕蝇草的两半片叶迅速地把昆虫关住之后便渐次伸直,在12小时之内把昆虫紧紧夹住。同时那些微红的腺便开始分泌出消化液,那片叶便等于整株草的肠胃,吸取昆虫身上可食的部分。消化液里面含有蚁酸,防止细菌使昆虫腐败。我们要是把一片细长的肉放在捕蝇草叶上,一半在内,一半在外,那一半在外的将逐渐腐败,而那一半被半住的却不会有细菌。要是把那腐败的一半又放入一片新叶之内,腐败的气味便完全消除。
当昆虫被消化得只剩角壳时,叶里表皮上的细胞便渐渐增加了压力,交缠在一起的叶缘的长须渐渐松开,叶又成为两片了。这时捕蝇草又觉得“饿”了,捕捉机再次安排好,在等候新的牺牲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