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盆景的制作方法

2012/9/3 0:11:22

扬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四百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烟花三月下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吟咏扬州风情的名诗名句,早已为人所熟知。历史上的扬州为两淮盐运中心,经济繁荣 扬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四百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烟花三月下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吟咏扬州风情的名诗名句,早已为人所熟知。历史上的扬州为两淮盐运中 心,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不少著名诗人、画家都云集在扬州。著名画家石涛和尚和扬州八怪对扬州盆景艺术的发展,均有较大影响。相传扬州盆景艺术始于隋唐, 盛于明清,盆景匠师代不乏人,流传到今天,成为我国树桩盆景的一个主要流派。
扬州盆景艺术在元、明时代,就采用“扎片”的造型艺术。清李斗著的《扬州画舫录》申,有好几处描述扬州盆景。扬州盆景风格影响到苏北如南通、如皋、泰州、 靖江等地,但在艺术处理上,略有不同,因而扬派有东、西两路之分。所谓《东路"是指东面的南通、如皋一带,又称"通派"。所谓“西路”是指西面的扬州、泰 州一带,又称"扬派"。
扬派树桩盆景的制作技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一寸三弯:根据"枝无寸直》的画理,采用"一寸三弯"的扎片技法,即用棕丝将每寸枝干缠成三弯,成形后剪去棕丝而不留束缚的痕迹。
2、云片:即将枝叶剪扎成极薄的云片,叶叶俱平整而仰、平行而列,酷肖蓝天中朵朵云片。技法高超的,在云片上面放一盘清水,也不会点滴外溢。云片的扎法, 是根据松柏叶面向上的自然现象,也是符合植物光合作用原理的。因为它层次分明,上不掩下,可以通风透光,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是,有时过分追求形式,就显 得呆板而公式化了。近年来,扬州盆景跳出了传统的窠臼,改进了技法,吸取其它流派的创新经验,如制作榆树、雀梅等盆景,就采用了苏派剪扎结合的技术,不仅 容易成形,而且避免了过去矫揉造作、千篇一律的毛病。
3、弯:将盆景主干扎成弯曲状,西路的扎法称游龙弯,形如游龙,变化多端,呈现出一种苍古奇特的曲线美。东路的扎弯法称两弯半,即将主干从基部开始扎成两个弯,成"S"形,再托半个弯做顶。
4、疙瘩:即在树木幼小时,将主干基部打一个死结,或绕一圆圈,成疙瘩形状,从而显出古老怪状,这种形式多见于观花类的梅和碧桃。只绕一圈者称单疙瘩,左 右各绕一圈者称双疙瘩,绕三圈者称三疙瘩。但人们已认识到这一传统造型法是与植物自然生长规律相违背的,已在逐渐减少,甚至有被淘汰的可能。
5、提根:即将树木的根部逐年向上提,使其悬根露爪,成龙盘虎踞之态。现在还陈放在扬州市园林管理处的一盆桧柏盆景,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可算是扬州盆 景艺术的代表作。这盆古柏,人们称之为"一把伞",直至现在,树皮虽只剩下三分之一,但仍然飘逸豪放,生机盎然,其主干挺拔有力,弯曲自然,宛如游龙盘旋 而上。树冠象一片祥云,翩然起舞,又象铺展在天空申的一块绿毯,更象撑在空中的一把翡翠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