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杉栽培技术

2012/9/7 11:48:01

南洋群岛杉的蕃息办法栽培技术形态特点标志产地及习惯
南洋群岛杉绰号异叶南洋群岛杉,属南洋群岛杉科、南洋群岛杉属。
产地及习惯:南洋群岛杉原产大洋洲诺福克岛以及澳大利亚的东北部。我国广东、海南、福建等地有栽培作园景树,长江流域以北各地常见盆景供观赏。南洋群岛杉耐阴、不耐寒、不耐干旱。喜暖和潮湿润泽气候学,具较强的抗病虫、污染有经验。相宜的成长温度为10~25℃,寒冬最低温度维持在5℃以上。
形态特点标志:南洋群岛杉为面包果,树干上部尖塔形。分枝规则呈水准状,小枝平伸或耷拉,寒冬轮替交换剥离;幼叶或小枝叶片软、镰刀状,叶长1.5厘米左右,大树及老枝上的叶呈卵形或三角学状卵形,长0.6百米左右。盆景植株普通高1~2米。
蕃息技术:南洋群岛杉可用下种或压枝施行蕃息。北方栽植的南洋群岛杉很少结籽,常认为合适而使用压枝蕃息。春天搜集腋芽抽出的陡立新梢或徒长枝子作插穗(若用侧枝、弱枝作插穗,培育的植株冠形不正,错过观赏价值)。插穗长7厘米,插进去温度13~16℃、空气相对湿润程度60~80百分之百的温室砂床即可扎根。或将幼树截顶,待顶端腋芽抽出陡立新梢,春天再剪下枝子压枝。
下种蕃息:下种前最好先破伤种皮,以促出发前进芽 ,籽播幼苗直根长,须根少,幼苗移植时易导致死苗,抓好护根、细植、保暖、遮荫等技术要领,则能增长幼苗成活率。对断根的幼苗可用清水洗后插于素砂中,适温下1~2周即可从断面从新发根。对断芽断茎带叶的幼苗,可跟平常一样定植,成活后经一定时间便会萌发新芽。
管理技术:南洋群岛杉喜光,需全采光,但忌强光。夏天置于室外树阴或半阴处。长时期置于阴冷、阴沉的地方,植株会长得又细又高。九月应移入无霜冻害、采光令人满意的冷室。温度应渐变,十月后理想的温度为5~10℃。成长季候有规律地给植株浇水,寒冬维持生土潮润。夏天盆土过干,寒冬水量过大,空气相对温度在60百分之百以下,都会使下层叶子发生软垂。寒冬光线太暗或温度过高会导致针叶剥离或干枯焦黄。成长季候每两周施一次无钙肥。普通2~3年在春天换一次盆,以防植株长得过高。盆土以三份保肥土壤、一份腐叶土、一份粗砂和小量草木灰混合为好。土层的深度掌握在领导扎根的芽点刚好露在土面上。
观赏价值:南洋群岛杉篙形好看,成长迅疾,供庭院行植或孤植,幼树则是宝贵的观叶植物。额外南洋群岛杉材质良好,是澳洲及非洲南部关紧用材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