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竹栽培技术

2012/9/7 11:48:38


雷竹,又叫雷公竹,其培养周期短、出笋早、发生效力快、产量高、笋味好,经济效益显著,是一种良好的笋用竹种,适应在多山地区、连绵小山地区栽培。

  雷竹喜潮湿润泽怕积水、喜光怕风,所以雷竹造林地宜挑选在向阳、破田较缓、排水灌溉便捷、土层深厚肥沃、微酸性或中性的砂质保肥土壤为好,不适宜在盐碱土、生石灰性生土上栽培。

  可挑选成长壮健、分枝低、无病虫害、无机械毁损、冠幅小,小枝叶少、节间短而平均、新杆白粉少、胸径在6-12厘米的1-2年生康健竹为母竹。

  造林地于栽植前1个月施行全垦大穴整地,穴的体积为80厘米×50厘米×40厘米,株行距为3.3米×3.3米。整地时每个穴内施埋到坟墓里杂肥25-30公斤,与生土拌匀施入。

  一、造林

  1、造林时间。雷竹在春、黄梅雨期、秋、寒冬均可以造林。雷竹普通挑选在春天造林,春天造林有帮助于雷竹成长,成活率高。黄梅雨季候造林宜挑选上一年生母竹造林,移栽时多带宿土,增强水肥管理,以增长成活率。秋天造林应在九月份儿施行,造林后雷竹能迅即发鞭,成活率较高。寒冬造林可以在十一月前后的小阳春时期施行,此时雷竹处于休息半天眠状况,养分和养料耗费少,利于成活。寒冬造林要增施有机肥,注意防御寒冷防冻,免得萌生霜冻害和雪压灾患。

  2、栽植。栽植时,穴底要平整,竹鞭要放平,覆土深度以20-25厘米为宜。竹蔸要与生土接触紧急,不留窟窿眼儿,而后回填表层土,自上而下分层塌实,再覆土堆成白馍形,以防积水。在栽植时,还要依据生土含水量和气象状态,合适浇水。若碰到大风,务必搭架固定,以防大风吹倒。

  3、幼林抚育。⑴松土除草:雷竹林地的生土要维持疏松,栽植1个月后假如有杂草,应趁早扫除净尽。往后每年至少要在7、九月各松土除草1次。⑵上肥料:栽植当年接合中耕除草施行上肥料,每株施复合肥100-150克或土杂肥50公斤。第2年接合除草上肥料2-3次,每株施复合肥250克或土杂肥100公斤。从第3年起,每年上肥料4次;第一次施竹鞭肥,于五月下旬至六月每月前十天施行,以快效肥为主,每公顷使用硝酸铵750公斤、磷钾肥各300公斤,另加施有机肥2-3吨。第2次施催芽肥,于八月中下旬雨后生土潮润时追施。每公顷使用硝酸铵400-600公斤,磷钾肥各225公斤,开沟施入,增进笋芽派生。第3次施过冬肥,于十月下旬至十一月每月前十天使用,以圈肥为主,每公顷施60吨,浅翻埋到坟墓里内,以改良生土,萌生卡路里,增长土温,增进笋芽体积增大,因此增长明年竹笋产量。第4次施笋肥,于十二月上中旬遮盖前使用,每公顷施入硝酸铵750公斤,磷钾肥各300公斤。使用时依据生土含水量,将化肥加水配成2-5百分之百液体浓度的溶液灌浇竹林地,以生土20厘米深范围内潮湿润泽为宜,而后遮盖杂草或秸秆。

  二、竹园管理

  1、适合时宜中耕。新造林每年应接合补植、上肥料、松土、除草3次。第一次应在5-六月,中耕深度为25厘米左右;第2次在9-十月,深度15厘米左右;第3次在次年二月,深度以浅为宜。成林后,每年也应接合上肥料中耕。

  2、科学养鞭。雷竹竹鞭生存的年限较短,6-8年就临近失去生命,4年以上的竹鞭出笋率不充足20百分之百。因为这个,应趁早挖除5年以上的老鞭,伐除老竹和病虫竹。

  3、合理遮盖。雷竹出笋的起点地表温度为9-10℃。经过遮盖,可使地表温度维持在15-25℃,可以提早到过年前后出笋。但遮盖也不适宜太厚,当地表温度超过30℃时,固然出笋早,但母竹留养艰难,严重影响往后2-3年的竹笋产量。普通遮盖厚度为30厘米。但新造林和未满园竹林不可以遮盖。遮盖对象应挑选达到以下条件的竹园:⑴充分满园的竹林地,且地上和地下局部布较发达。⑵竹林结构合理,壮龄竹达到3/4,且蓬茸,无病虫害。⑶竹园坡度较小,水肥管理便捷。

  遮盖物可以是南竹枝桠和加工后的剩下物、竹叶、稻草、白茅以及其它农业作物秸秆。那里面以竹叶为最好,其通透性较好,遮盖后效果显著。竹叶遮盖30厘米,在1-二月份儿时地表温度可牢稳在10℃左右,遮盖40天后就可以出笋,比其它遮盖物提早出笋7-15天。

  遮盖时间,普通在十二月上中旬接合施催笋肥时施行。先将地整平,再将肥液泼浇在林地上,再在上头铺一层遮盖物。若碰到久旱不雨,生土干燥,还应在遮盖物上泼浇1-2次水,以增长生土湿润程度。到三月份儿,空气温度回升,应趁早撤除遮盖物,免得林内养分过多,不顺利出笋。

  竹园遮盖后,竹鞭的鞭芽全局部化为竹笋,耗费了雌体数量多营养。因为这个,遮盖的竹园应当倒茬,并注意留养母竹,以还原母竹的再生有经验和加强雌体抗逆有经验。竹园遮盖1-2年后,应当间歇2-3年,施行轮替交换,以还原林地劳动力。

  三、挖笋

  1、合理挖笋。新造林当年出笋尽力不留或留养小量的壮笋培育木竹。造林后的第2年也应合理疏除弱笋,要留远挖近、留强挖弱、留稀挖密。这么,可以增长母竹品质,增进地下竹鞭成长。

  对于已经满圆的竹林,应在出笋盛期留养母竹。普通而言、雷竹出笋盛期在三月左右,在出笋盛期保存壮健无病虫害的竹笋作为母竹,每公顷保存母竹不能低于3000株,且在林内散布要平均。除开作为留养母竹的竹笋外,其它竹笋均可以挖取销行或加工。

  对于遮盖的竹林,其出笋盛期提早至1-二月份儿,在此时期的空气温度较低,不适宜留养母竹,全部竹笋一例挖取,待到三月份儿再留养母竹。挖笋后,应在穴内施小量硝酸铵后覆土。

  2、竹笋加工。挖取的竹笋除开卖出鲜笋外,还可以进一步加工成笋干、笋衣、罐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