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杉的栽培

2012/9/7 11:49:37

 南洋群岛杉葱翠婆娑,丰姿秀雅,为闻名观赏树种之一。南洋群岛杉为南洋群岛杉科、南洋群岛杉属常绿大乔木,产地株高达数十米,胸径100 厘米以上。盆景株高在50厘米至200厘米,颇耐观赏。树干上部佛塔形,树皮不细腻,呈横带状剥落。枝轮生叶平坦宽广,小枝一起催生在接近枝顶的部位。幼树及侧枝上叶螺旋状排列,叶片形状,老树及最后结果枝上的叶较短,呈锥形,密布成丛。雌雄分别在两个植株上,很少有雄雌一株,变种有灰叶南洋群岛杉,叶呈蓝灰色。常见栽培的有异叶南洋群岛杉,绰号花旗杉、小叶南洋群岛杉,树干上部窄塔形,树梢重叠有序,好看齐楚,小叶锥形,叶色浓绿,螺旋状排列紧急。

  南洋群岛杉原产大洋洲东南沿海地区,性欢喜候学暖和,空气清爽新鲜潮湿润泽,采光温和丰足。不耐寒,忌干旱,怕北方春天干燥的狂风和最热的时候的炎热的太阳。在空气温度25℃至30℃,相对湿润程度70%以上的背景条件下成长最佳。盆景要求疏松肥沃、腐殖质含量较高、排水透气性强的培育土。

  北方蕃息南洋群岛杉主要认为合适而使用枝扦法。春天空气温度升涨在20℃至25℃,需选取一年生木质化或将近木质化枝子上带顶芽的作插穗。否则树形偏斜,树木幼株不可以陡立而往横向成长,影响观赏。插穗普通长15厘米,插进去用蛭石或草炭土与纯净河沙各半掺匀作基质的插床(盆)中,然后罩膜闭合,在疏荫条件下保暖补水,约3个月后即可扎根。

  盆景南洋群岛杉,宜用腐叶土、草炭土、纯净河沙及小量腐熟的有机肥混合配合制造。幼树宜每年或隔年春天换盆一次,五年以上植株宜换上大盆或木桶,每两三年翻盆换土一次。北方地区于四月底或五月初出室放躲避风向阳处养护,最热的时候需合适疏荫,成长季候适合时宜转盆,以防树形成长偏斜,影响观赏。日常浇水要程度适当,常常维持盆土及四周围背景潮湿润泽,严密防备干旱和渍涝。高温风干时节,应常向叶面及四周围背景喷泉或喷雾,增加空气湿润程度。蓬茸期需任何时间补给养料,自春天新芽萌发着手,每月宜追施1次至2次腐熟的密度小有机液肥,可维持株姿清爽新鲜,叶色油润。南洋群岛杉不耐极冷,北方地区于九月底或十月初(寒露)移入室内,放太阳光丰足、空气流通处,禁肥控水,室温不能低于8℃。

  南洋群岛杉以株姿陡立挺拔为美,幼树阶段应立支棍裹扎,以防植株扭曲,影响观赏效果。莳养几年后常显露出来下部枝叶渐渐枯干剥离现象,整个儿植株错过协调均衡,头重脚轻。主要端由是随着树龄的提高下部衰朽,属天然机体机能现象。再者是水、肥、光、温等背景条件失调,应顺其习惯养护管理。同时可认为合适而使用高压法更新植株。如棚室内有条件,可在植株合适高度位置环剥后整株栽在地下,切口掩埋深度10厘米以上。约1年至2年植株复壮新根长足,再起棵上盆,此时原有老根已腐朽即可去掉,新株矮壮更耐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