桄榔主要采用播种的方法,进行有性繁殖。桄榔的种子8—9月成熟。果实成熟后,便可采收,去掉果皮果实,取出种子进行播种繁殖。桄榔播种,可选用木箱苗床。基质可用经过长期发酵、腐熟的细砂土、腐殖土、马粪土等,使它们充分混
合,曝晒数日,整细过筛。为了保证种子迅速出苗而不受虫病危害,对土壤必须进行消毒处理,最简单的办法是用蒸锅或铁锅,对土壤进行高温消毒30分钟,即可杀死大部分的病菌和虫卵,消毒后晾晒1天,便可上床播种。
播种时,将苗床铺上培养土,刮平压实,再把种子均匀地播种在苗床内,覆土2厘米厚把水喷透,苗床上覆盖玻璃,最后将苗床置于温暖处。温度控制在25屯~37℃之间,并经常揭开玻璃进行喷水,以保持基质的绝对湿润,促进种子萌发。桄榔幼苗出土以后,可每半月施1次稀薄的有机液体肥料,以促进幼苗茁壮成长。到了夏季,幼苗怕强阳光照射,苗床要注意遮阳光,保护幼小苗株的叶片不受烈日灼伤。一般经过1~2年的培育,便可进行园林、庭院定植栽培。
(三)栽培管理
桄榔在南方大多进行露地栽培,在庭院、公园、或风景名胜区都可成片种植。但是,要求栽培在土地肥厚、质地疏松的微酸性土壤中最好。栽培时应按照4—5米的株行距挖大坑,大坑直径为100 N120厘米,深为80—100厘米,坑底填足堆积
的厩肥和干杂肥,上面回填肥沃的客土或培养土,然后将桄榔幼苗从苗圃中带土团挖起,再把桄榔植于大坑中央,扶正填土压窦,剪除植株基部老化叶片,浇1次透水,当植株接上地湿后,很快就会萌发生长。
1.水肥管理
桄榔是一种常年翠绿,生长繁茂的观叶、观花、观果植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桄榔喜月巴不择肥,如厩肥、家禽粪肥、家庭人畜粪尿、酱渣、菜籽饼、豆饼等,经过长期发酵腐熟,都可施用。露地裁培的植株,可在开花以前,挖沟施浓肥。施后第二天灌1次透水,以后每隔10~15天灌水1次,并进行中耕除去杂草,使土壤膨松湿润,促进植株孕蕾开花,5~6月再施l—2次有机液体肥料,满足果实成长需要。入冬前再挖沟施1次浓肥,当土壤吸干肥液后,沟内再填一层堆积的厩肥和干杂肥,然后回土填平,第二 天灌水。桄榔一年四季除开花后有短暂时间休眠外,几乎四季 生长。所以,挖沟施肥是一项栽培后的重要管理措施,也是养好桄榔的关键。
2.温度和光照
桄榔生长在热带或南亚热带,性喜温暖湿润和背风向阳的 环境,不耐寒。特别是用种子培育的幼苗,需要较高的温度, 冬季最低温度一般不能低于16℃。如果温度达不到要求,植株 叶片要萎黄,生理机能受损,次年开春生长不好。桄榔性成熟 后,它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20C—28qC,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 如果光照好,植株的光合、呼吸和蒸腾作用都将大大加强,体 内营养物质极其丰富,便能促使孕蕾开花,硕果累累。
①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与会员发布,仅供浏览参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谨慎采纳.本站不做任何担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意义,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转载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③如转载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本站取得联系.
Copyright@2021-2022 天天苗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