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种植

2012/9/7 13:06:49

1.栽培设备普通认为合适而使用保暖性能较好的日光温室施行,外盖1层草苫,内里距棚膜30厘米用地膜挂"夜幕",地面铺地膜,后墙展开挂起反光幕,以加强室内采光。在寒冬最冷的月份儿,温室内普通夜温应保持12~15℃,大天白日空气温度应达25~30℃,日均匀温度13~20℃。遇灾患性气象,需施行临时加温,以保障温室最低空气温度不低于8℃,满意黄秋葵成长发育的需要。

2.选用品种以中早熟矮生型黄秋葵品种较相宜尽力照顾地栽培。

3.下种、育苗下种期以十月中旬至十一月每月前十天为宜。播前胚珠用温水泡种24钟头,而后于25~28℃条件下补水催芽。芽长0.5厘米时,播于营养钵中,每钵播2粒,覆土1厘米,下种后维持大天白日温度25~30℃,夜里15~20℃,普通4~5天即可露苗。幼苗发掘出来的后降低温度,大天白日22~25℃、夜温13~15℃。第二片真叶时间苗,每钵留壮苗歪株。

4.整地寒冬栽培黄秋葵要施足圈肥,普通每公顷施腐熟的鸡粪或人粪尿60000公斤。深翻细耙,按50厘米行距开沟,沟内施肥复合肥750公斤。而后做成15厘米高马鞍子形小高畦,在垄上遮盖地膜。

5.定植当幼苗达到3~4片真叶。挂历苗龄30~40天时即可定植。定植前1周降低温度炼苗。定植时选晴好气象,按株距30~35厘米打孔定植。定植后封严定植穴,每公顷保苗60000株左右,定植后迅即于膜下阴沟浇透水一次。

6.农田管理

(1)温度管理定植后闭棚增温增进缓苗,大天白日温度维持28~32℃、夜温18~20℃。缓苗后降低温度,大天白日25~28℃,夜里15~18℃。温度调节主要靠趁早揭盖草苫和收风调节。最后结果后维持大天白日温度25~30℃,夜温13~15℃,当夜里最低温度低于8℃时,在温室内设炉子架烟囱加温。当五月下旬夜温牢稳在15℃时施行昼夜通风。阴雨雪天要在晌午适合时宜揭苫,争取较多采光,外界温度过低时要晚揭早盖。

(2)肥水管理黄秋葵定植后至第1朵花开放普通不追肥浇水,结荚后着手追肥浇水。但此时正值极冷的冬天,浇水追肥回数应少,免得减低地温。浇水要在晴天前半晌施行,在膜下浇小水,浇水后闭棚升温,增长地温,并随水追复合肥300公斤/公顷。往后每隔15天浇水追肥一次,以维持生土潮湿润泽为度。三月初空气温度升涨后每隔5~7天浇水一次,每每浇水都应接合追肥。

(3)整枝摘叶在单位面积栽种密度增加条件下,趁早去掉除掉植株下部侧枝。栽植疏密程度较钟头,可保存基部1~2个侧枝,使其与主茎同时结荚。在成长中后期,收获嫩荚后保存荚下1~2片叶,其剩下部叶片所有摘除。植株高达1.2~1.5米时摘心。

(4)激素保花寒冬温度低时,可用西红柿灵50~60毫克/升液涂抹柱头,增长坐果率到95%。结荚盛期每隔15天喷一次600~800倍液的高美施或其它叶面头。

7.采摘收获黄秋葵从下种至采摘收获第1嫩荚普通需60~80天,花谢后4~7天,果荚长7~10厘米时为收获适期。十二月至翌年二月,因温度较低,植株成长较馒,普通每3~4天采摘收获一次,可于元旦、过年供应市场。结荚盛期(三月初后)每隔1~2天采摘收获一次,至晚霜终了。采摘收获时应用剪子剪断梗部,防止劈伤植株。

8.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是病毒病。此病由腻虫广泛散布,放应趁早防治腻虫。植株发病开始的一段时间,可用病毒A500~8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每隔5~7天一次,连喷3~4次。

虫害主要是腻虫和黑色蚂蚁,可选用50%抗蚜威或辟蚜雾可湿性散剂2000~2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