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树栽培管理

2012/9/7 13:09:10

梓树,又名河楸、花楸、水桐、楸豇豆树、大叶梧桐、黄花楸、木角豆,属紫葳科梓树属。树冠宽大,耐盐碱,抗性较强,是良好的行道树和庭荫树种。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15~20米。树冠倒卵形,树皮褐色或黄灰色,纵裂或有薄片剥落。嫩枝和叶柄被毛并有粘质。叶对生或轮生,常3~5小裂。圆锥花序顶生,花萼绿色或紫色;花冠淡黄色。蒴果长20~30厘米,宽约5~9毫米,幼时疏生长白毛,经久不落。种子扁平,两端生有丝状毛丛。花期5~6月。
生态习性。喜光,稍耐阴,耐寒,适生于温带地区。喜深厚肥沃、湿润上壤,不耐干旱和瘠薄,
分布。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为分布中心。能耐轻盐碱土。抗污染性较强。华北、华南北部,以黄河中下游
繁殖技术。以播种繁殖为主,也可扦插、分蘖繁殖。果实成熟 期采种,翌年3月层积催芽,条播,发芽率约40%,当年苗高可达 1米左右。
种植技术。梓树移栽宜在早春发芽前进行,大树移栽应带土球, 要适当惨剪。
整形修剪。梓树适宜自然开心形树形,定植后根据情况定干,在其顶端选取3个侧芽作为主枝进行培养。翌年3主枝行短截,同时培养侧枝,注意保持从属关系。树形成形后,每年仅疏除树冠内过密枝、重叠枝、竞争枝及病虫枝,并注意及时回缩更新复壮,以维护树形。
主要病虫害。易受天牛、楸蛾等危害,应及时防治。
园林用途。梓树树体端正,冠幅开展,叶大荫浓,春夏黄花满树,秋冬荚果悬挂,是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树种。可作行道树、庭荫树以及工厂绿化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