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李细菌性穿孔病防治

2012/9/8 10:45:10

欧李细菌性穿孔病细菌性穿孔病为核果类常见病害,对于欧李主要侵染叶片。

症状:
  叶片发病时初为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为圆形或不规则褐色或黑色斑点,以后病斑干枯,边缘发生一圈裂纹,易脱落,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小孔,严重时造成早期落叶,影响树势。枝梢受侵然后皮部出现溃疡斑,最后树皮开裂,常成为流胶病的病因。

病源与侵染特点:
  欧李细菌性穿孔病病源属甘蓝黑腐黄单胞杆菌穿孔至病型(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pruni),属细菌性病害。病原菌在枝条皮层组织内越冬,翌年春随着气温的回升和组织内糖分的增加,潜伏的细菌开始活动,形成春季溃疡病斑,为主要初侵染源。展叶后病菌从从染病组织内逸出,借风雨和昆虫传播,经叶片气孔与枝条的芽痕或皮孔侵入。叶片一般于5月间发病,夏季干旱时病势进展缓慢,至秋季多雨时又发生后期侵染。潜伏期因气温高低和树势强弱而有所不同。适温25~26℃的情况下10天后发病率为100%,树势强时其潜育期可达40天。

防治办法:
  休眠期清除枯枝病叶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越冬菌源。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减少氮肥施用,保持合理的密度,作好排水工作,有利于减轻病害。
发病前喷5度石硫合剂或1∶1∶100倍式波尔多液。发芽一个月后正为发病初期,每隔10~15天喷一次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新植霉素3000倍或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或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共喷2~3次可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