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兰原产我国长江流域一带,而今江西庐山、安徽天柱山、湖南骑田岭等处都有野生资源存在。白玉兰栽培历史悠久,据知春秋战国时,吴王阖闾植木兰于宫苑而今江浙林园、庭园广泛栽植白玉兰。白玉兰的变种有紫花玉兰
(M de咒ud以如var. purp能rasce咒s),花瓣紫红色。同属植物约90种,产东亚及北美,我国有30种,均为优美的观赏树木。常见的栽培种有:望春玉兰(M biondii)、夜合花(M coco)、黄山木兰(M cylindrica)、山玉兰(M如如抛少)、广玉兰(M grandi flora)、綮玉兰(M zif'Iora又名辛夷)、天花女(M矗幽越打)、圆叶玉兰(M si理鲫sis)、武当玉兰(M sPrengeri)和西康玉兰(M terilsonii)等。
白玉兰喜温暖湿润,喜光照而不耐荫;耐肥也耐瘠薄,耐高温干旱,忌积水土壤。作为栽培观赏植物,夏秋是白玉兰生长与花芽分化的季节,长时间高温干燥会影响生长,对公园有条件的地方,应给予及时灌溉。
≥争栽培技术
白玉兰可用播种、压条或扦插方法繁殖,但以种子为主。种子于9月间采收后,将外种皮剥去,进行湿砂贮存,亦叫层积,因种子胚发育不完全,需生理后熟,于翌年2~3月播种苗床培育幼苗,一年生幼苗高可达30~40厘米。扦插成活率低,一般不采用。
嫁接通常用辛夷作砧木,或用2年生白玉兰砧木。秋季离地面3~4厘米处剪去地上部分,用切接法嫁接,接后用较湿的土壤将砧木和接穗埋土过冬,次年3月去除培土,以便萌芽,成活率较高,当年长高60~100厘米,经2~3年培,于一
养长出短枝后开花。白玉兰移植则需带土才能成活。在大苗栽培上,由于白玉兰是大乔木,深根系,因此,园林管理比较粗放。
≥争观赏与应用
白玉兰早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已被选植于宫苑,且有屈原吟诵“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佳句。被视为名贵
花木,自古有“玉堂富贵,竹报平安”,又寓意吉祥。玉兰是长寿树种,至今我国白玉兰千年古树仍有多株存在。
例如,甘肃省天水市境内,两株古玉兰,树龄为1300年,仍枝繁叶茂,每当春季,花开满树,香飘数里,十分壮观。至于宋明时期的玉兰古树在江苏、江西、贵州、河南、陕西、安徽、湖北等省均有发现。北京大觉寺、潭拓寺、颐和园的
几株古玉兰树仍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都是闻名中外的。
白玉兰也是我国传统名花。它树身高大挺拔,花似白玉无瑕,清香扑鼻;特别早春先花后叶,繁花满枝,犹如阳春白雪,十分美丽,真是“玉树临风不胜娇”。按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观点,玉兰花是花中最完美的,雅、香、韵具备。
上海市将白玉兰定为市花,着眼点不仅在于它亭亭玉立,貌如天仙,花开早春二月(古历),占百花之先,最先传递春的信息,而且形体高大,挺立向上,象征着开拓进取,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白玉兰花后枝叶蔑盛,绿树成荫,初秋佳果低垂,绿叶与红果开裂相映,亦别有一番风景。古时白玉兰多在亭台楼阁前栽植,苏州拙政园的东园主厅兰雪堂,就因栽植白玉兰而命名。白玉兰别名兰雪,取自李白诗“独立天地间,清风
洒兰雪”之意,清香高洁,亦寓意道德品行的超凡脱俗。现代园林建筑继承了古典园林的特点,配以亭台、假山、湖泊、小桥流水,在公园各个角落或草地中栽植花木,白玉兰在江浙园林中断然是不可小的。白玉兰抗污染能力很强,也适宜
于城市和工厂栽植。在我国北方,白玉兰亦可地栽,北京颐和园内就有栽种,植株高大,开花期迟至5月。白玉兰可以缩小体积作为桩景装饰,但不多见。
①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与会员发布,仅供浏览参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谨慎采纳.本站不做任何担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意义,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转载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③如转载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本站取得联系.
Copyright@2021-2022 天天苗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