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矮化病对菊花产量及品质影响很大,被认为是发展菊花生产的重大威胁。菊花矮化病是由类病毒引起的,受害植株矮化,有时只有健康植株的一半高。叶小、花小.或有提前开花的现象。红色品种的菊花表现碎色或脱色症状,腋芽异常层生。某些品种受到矮化病毒与菊花B病毒复合侵染时.出现黄色或白色斑点,叶片明显变小、畸形和卷叶。此病毒可由嫁接、汁液摩擦、菟丝子和接触传播.操作器具。手也可传播。菊花矮化病毒还可危害传染大丽花、瓜叶菊、百日草、松果菊等。(你了解茶花吗?)
防治方法
·要根据病原的来源与传播方式考虑。由蚜虫为主要传病媒体的,必须认真防治蚜虫,可采用1000倍1.2%烟参碱或茴蒿素、双素碱等药物进行灭蚜防治。
·选用健康无病的母体做繁殖材料,或采用组织培养法繁殖无毒苗,进行栽植。在引入植株时一定要慎重.严格挑选,杜绝病毒植株的传入。在生产过程中注意工具、手的消毒。
●发现感病植株要及时拔除,并清除种植培养菊花的场所周围的杂革。热处理可以使感病植株恢复健康.如将菊花不孕病毒的感病植株放在36℃条件下,恒温处理3~4周可消除植株内病毒。
·有菟丝子危害的地方应及时除掉菟丝了,以减少其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