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的栽培

2012/9/29 15:55:45

藿香的栽培 藿香绰号排香草醛、土藿香、野紫苏种子,生于山坡、林缘、山沟溪流旁或灌木丛间,野生或半野生,为一种药食兼用植物,多用作配菜和炖菜调味。

一、形态
特点标志 积年生草本,株高O.3—1米,全草具芳馨气。茎陡立,四棱形,上局部枝,疏生秋毫;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长卯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锯齿状,外表苍翠颜色,背面湖绿颜色,被微柔毛及腺点,轮散花序,集生于主枝或侧枝端集成穗形状的花序,花萼管状,青莲色或紫红色,萼齿三边形,花冠淡红紫色或湖蓝紫色,上唇稍弯,顶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向基部狭小成爪状;雄蕊伸出花冠外,后雄蕊下倾,前雄蕊升涨,两者交错,花柱先端两裂;小坚果倒卯状长圆形,深褐色,顶端有短梗毛,胚珠千粒重O.29—0.3克;花信6--8,果期7--九月,胚珠生存的年限2--4年,故隔年籽可以下种,胚珠萌发需求采光条件。

二、栽培
1.选地整地。茬香喜潮湿润泽气候学,对生土要求不严,挑选土质疏松、肥沃、排水令人满意的沙质保肥土壤,平坦的土地或缓破田,但忌高燥地和积水的低洼地块。凡生土粘重土地板结、排水不好以及隐蔽之处不适宜栽种。选地后,秋翻深20--25厘米,打碎土块,扫除净尽杂物,每公顷施农村J]P~3000千克作圈肥,翻人地里,整平耙细,做1.2—1.4米宽的畦,周围开排水沟,以利排水。若为破田,应顺坡做畦或不做畦。
2.蕃息。用胚珠蕃息或分根蕃息。多用胚珠蕃息,可春播,也可秋季播种。北方地区多春播,长江以南地区地区为秋季播种。分育苗移栽和直播,大多数地区认为合适而使用直播。
春播。在四月中下旬施行,顺畦按行I~25--30厘米开浅沟,沟深1—1.5厘米,将胚珠拌细沙平均地撤人沟内。覆土1厘米,稍加镇压,生土过干需浇透水,亩用种量lo千克。
秋季播种。在9一lo月施行,翻地后整平耙细,在畦上按株距30厘米开穴,穴深3—6厘米,开大穴,穴底要求平整。用腐熟识的人畜粪水与草木灰混合作圈肥,将胚珠平均地插进去穴内,覆土l厘米,稍镇压即可。
育苗。培育幼苗的场所经过精密细致整地后行下种。下种前,每公顷施腐熟识的人畜粪水22500—30000千克,潮湿润泽畦面井作圈肥。而后将胚珠拌细沙或草木灰,平均地撒人畦面,用竹除去尘土轻轻轻轻打畦面,使胚珠与畦面紧急接触,最终畦面盖草,保暖补水。胚珠萌发后,揭去盖草,露苗后行松土、除草和追肥。当苗高12—15厘米时移栽。
3.农田管理。间苗和补苗。空气温度在13—18~C时施行间苗,条播可按株距10—11厘米,两行相互让开定苗;穴播的每穴留壮苗3--4株。移栽成活后发觉缺株,应在阴天施行补苗,栽后浇1次密度小人畜粪水,以利成活。
中耕和上肥料。除草和上肥料,每年施行3—4次。第一次在苗高3--5厘米时施行松土,并拔掉除去杂草。松土后每公顷施密度小人畜粪水15000--22500千克;第2次在苗高7—10厘米时施行第一次间苗后,接合中耕除草,每公顷施人畜粪水22500千克;第3次在苗高15--20厘米时施行,中耕除草后,每公顷施人畜粪水22500—30000千克;第4次在苗高25--30厘米施行,中耕除草后,每公顷施人畜粪水30000千克,封垄后不再施行追肥。每每割取后都应中耕除草和追肥1次。苗高25--30厘米时第2次割取后行培土,尽力照顾老蔸过冬。
排水灌溉水。雨季要趁早疏沟排水,以防积水引动植株烂根,旱季要趁早浇水,抗旱保苗。
4.主要病害及防治。
轮纹病。从春季至秋季均有发生。发病前喷施无毒高脂膜200倍液,发病前一阶段喷施50%多菌灵500一1000倍液;秋末扫除净尽病残体,以减损侵染源。
褐斑病。在东北7—八月发生,防治处理办法同轮纹病。
斑枯病。在东北6--八月发生,防治办法同轮纹病。
根腐病。趁早排涝,发觉病株趁早拔掉除去毁掉,并用生石灰消毒病穴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浇灌病穴。
5.主要虫害及防治。
有腻虫、棉红蜘蛛和银纹扑腾蛾。
腻虫。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
棉红蜘蛛。6--八月气象干早时发生最盛,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喷杀。
银纹叶蛾。5—十月幼虫咬食叶片。用90%结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

三、收获与加工 4--六月手动摘取嫩茎叶或幼苗食用;现蕾开花时,手动摘取花序洗净、切段,放人酱中调味。
藿香下种后可蝉联收获1年,除留种地外,普通都在7--八月盛花信收获,选晴天齐地面割下,运回井迅疾晒干、炕干或荫干,以备药用。普通每公顷产4500--7500千克。藿香以茎枝色绿、茎叶干、叶多、香气浓重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