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果保鲜运销

2012/9/1 13:05:18

枇杷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珍稀水果。果实柔软多汁,酸甜可口,风味独特,而且具有润肺、利尿、健胃等医用价值,因此深受人们喜爱。但枇杷果皮薄,肉质细嫩,易受机械损伤和病菌侵害,致使其不耐贮运,在一般室温下存放20天便会全部腐烂而失去食用价值。因此做好枇杷的保鲜,延长其贮藏期显得尤为必要。现介绍几种实用的保鲜方法以供参考。
 ②气调贮藏。枇杷在库温5℃±1℃,相对湿度在90%~95%,氧气含量为10%~12%,二氧化碳含量4%~6%的条件下贮藏50天以上,好果率达96%,而且贮后果实外观丰润饱满,色泽光亮,易剥皮。但在采用该方法时一定要注意控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浓度。

  2.操作要点
 ②分级:枇杷采收后,应立即选出伤果、裂果及病虫果等残次果,并根据果实外观、大小、重量等进行分级。

  ③预冷:采收后及时对果实进行预冷处理是提高枇杷贮藏保鲜效果的必要环节。采摘下的果实最好在24小时内冷却到0℃左右,这样可以降低果体的温度,释放果实体内的田间热,抑制枇杷果实的呼吸强度和酶的活性,防止微生物的侵入。预冷可在预冷间(0℃)或强制通风处进行,也可摊晾在通风阴凉处2~3天,使其温度降至接近贮藏温度。
 ⑤包装:内包装可采用0.02~0.06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包装,每件装果1~3kg,然后装入大箱内。外包装可采用纸箱、木箱或塑料箱,箱体内垫衬一定的缓冲材料,每箱的装果量以20kg左右为宜。
 ⑥运输:运输要迅速、平稳。要特别注意运输途中的环境温度变化。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采用冷链系统,在冷藏、运输、销售一系列过程中将温度控制在1~5℃。若不具备条件,可以在装车之前对果品进行强制制冷,使果品尽快降温至冷藏温度,并使枇杷在运输过程中保持这一较低的温度。

  3.贮期病害防治

 枇杷灰斑病易引起贮藏期间果实大量腐烂。该病是由叶片上的病菌感染果实引起的。防治的方法是在果实采收前用1000mg/kg苯丙咪唑药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