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炭疽病 核桃病虫害

2012/9/1 19:38:20

核桃炭疽病在我国核桃产区均有产生。该病主要为害果实,叶芽嫩梢。一般果实被害率达20%-40%,病重年份可高达95%以上,引起果实早落,核仁干瘪,不仅降低商品价值,产量损失也相当严重。
症状
果实受害后,果皮上出现褐色病斑,圆形或近圆形,中央下陷,病部有黑色小点产生,有时略呈纹状排列。温湿度适宜时,在黑点处涌出黏性粉红色孢子团,即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病果上的病斑一至数十个,可连接成片,使果实变仁的外皮部分变黑,降低出油率和核仁产量。果实成熟前病斑局限在外果皮,对核桃影响不大。
叶片上的病斑多从叶尖,叶缘形成大小不等的褐色枯斑。潮湿时,病斑上的小黑点也产生粉红色孢子团。严重时,也斑连片,枯黄而脱落。芽,嫩梢,叶柄,果柄感病后,在艳鳞基部呈现暗褐色病斑,有的还可入芽痕,嫩梢,叶柄,果柄等,均出现不规则或长形凹陷的黑褐色病斑。引起芽梢枯干,叶果脱落。
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枝,叶痕,残留病果,芽鳞中越冬,成为次年初次侵染源。病菌借风,雨,昆虫传播。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从伤口,自然孔口侵入。在25-28摄氏度下潜育期3-7天。核桃炭疽病发病晚。
防治方法
核桃炭疽病的发生与栽培管理水平有关,管理水平差,株行距小,过于密植,通风透光不良,发病重。不同核桃品种类型抗病性差异较大,一般华北本地核桃树比新疆核桃树抗病,晚实型要抗病。但各有自己抗病性强的和易感的品种和单株。
1)清除病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初次侵染源。
2)化学防治,发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开花后喷1:200贝尔多液或多菌灵600-800倍液,以后每隔半月或二十天左右喷一次,效果也很好。
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保持树体健壮成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控制病害。
4.)选育丰产,优质,抗病的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