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果疫病 人参果病虫害

2012/9/1 19:57:57

症状

主要为害茎叶及果实。茎部染病初呈水浸状,后变暗绿色或紫褐色,病部缢缩,其上部枝叶萎垂,湿度大时上生稀疏白霉。叶片被害呈不规则或近圆形水浸状淡褐色至褐色病斑,有较明显的轮纹,潮湿时病斑上生稀疏白霉。幼苗被害引起猝倒。果实染病近地面的果实初现水浸状圆形斑点,稍凹陷,果肉变灰褐色腐烂,易脱落,湿度大时,病部表面长出茂密的白色棉絮状菌丝,迅速扩展,病果落地很快腐败。
病原

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卵孢子经雨水溅到人参果上,萌发长出芽管,芽管与寄主表面接触后产生附着器,从其底部生出侵入丝,穿透寄主表皮侵入,后病斑上产生孢子囊,萌发后形成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形成再侵染,秋后在病组织中形成卵孢子越冬。病菌生长发育适温28-30℃,适宜发病温度为30℃,相对湿度85%,有利于孢子形成,95%以上菌丝生长旺盛。在适宜条件下,经24小时即显症,64小时即可再侵染。因此高温多雨,湿度大成为此病流行条件。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的下水头及雨后水淹,管理粗放和杂草丛生的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起垄栽培,可用地膜覆盖以防止雨水溅起病菌,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抗病力。

(2)及时整枝打杈,注意通风透光,大棚栽培要特别注意通风降湿;及时摘除病叶、病果等深埋或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