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疮痂病 李病虫害

2012/9/1 19:58:47

分布为害
我国各果产区均有发生,主要分布在河北,吉林、辽宁、山东、浙江、江苏、安徽、陕西、四川、广东、广西等,尤以北方果区、高温多湿的江浙一带发病最重。
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亦为害枝梢和叶片。果实发病初期,果面出现暗绿色圆形斑点,逐渐扩大,至果实近成熟期,病斑呈暗紫或黑色,略凹陷(图5-10)。发病严重时,病斑密集,聚合连片,随着果实的膨大,果实龟裂。新梢和枝条被害后,呈现长圆形、浅褐色病斑,继后变为暗褐色(图5-11至图5-12),并进一步扩大,病部隆起,常发生流胶。病健组织界限明显。叶片受害,在叶背出现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灰绿色病斑,后转色暗或紫红色,最后病部干枯脱落而形成穿孔,发病严重时可引起落叶。
病原
Fusicladium carpophilunm称嗜果枝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短,簇生,不分枝或偶有一次分枝,暗褐色,有分隔,稍弯曲。分生孢子单生或呈短链状,单胞,偶有双孢,圆柱形至纺锤形或棍棒形,有些孢子稍弯曲,近无色或浅橄榄色,孢痕明显。病菌发育适温24~25℃,最低为2℃,最高为32 ℃,菌丝在培养基上生长缓慢。
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在枝梢病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气温上升,病菌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分生孢子萌发后直接突破表皮或从叶背气孔侵入,在我国南方果园,5~6月发病最盛;北方果园,果实一般在6月份开始发病,7~8月发病率最高。果园低湿,排水不良,枝条郁密等均能加重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
秋末冬初结合修剪,认真剪除病枝、枯枝,清除僵果、残桩,集中烧毁或深埋。注意雨后排水,合理修剪,使果园通风透光。
早春发芽前将流胶部位病组织刮除,然后涂抹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或喷石硫合剂加80%的五氯酚钠200~300倍液,或1:1:100倍式波尔多液,铲除病原菌。
生长期于4月中旬至7月上旬,每隔20天用刀纵、横划病部,深达木质部,然后用毛笔蘸药液涂于病部。可用下列药剂: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
80%乙蒜素乳油50倍液;
1.5%多抗霉素水剂100倍液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