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主要危害果实,幼嫩新梢、叶片亦可受害。被害患部均呈木栓化粗糙隆起的疮痂斑。果面初现黑褐色,木栓化稍隆起小斑,后病斑密生并连结合斑块,斑面粗糙,中央凹陷或呈星状开裂,严重时果皮龟裂。重病新叶可呈变形扭曲,易早落。被害新梢皮层粗糙或开裂或成枯梢。潮湿时患部现灰白霉点。
病原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罹病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天在适宜的温、湿度下,在旧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及雨水传播,侵染当年萌发的新梢嫩叶,经过一定潜育期后,新病部又可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果实在生长后期普遍受侵染。每年5~7月,苗圃地里的实生苗普遍受侵染发病。该病的发生程度与品种有较大关系,紫花芒、桂香芒和串芒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实行检疫,禁止从病区引入种苗对外来种苗要进行检疫检测和喷药消毒。(2)结合修剪,清除病枝叶集中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