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普遍栽培于世界温带地区。鲜果可生食,也可制成果酱、罐头、杏乾等。树大,树冠开展,叶阔心形,深绿色,直立著生於小枝上。花盛开时白色,自花授粉。短枝每节上生一个或两个果实,果圆形或长圆形,稍扁,形状似桃,但少毛或无毛。
杏的整形技术基本上与桃相同。根据不同品种干性的强弱和生长势,杏一般采用自然开心形或疏散分层形的树形。自然开心形适用于干性较弱的品种。惟杏的分枝角较小,分枝也少,主干高度一般适当长留,主干上培养3~4个主枝。疏散分层形适用于干性较强的品种,生枝两层,第一层留3~4个,第二层留2~3个,层间距60厘米~80厘米。第二层主枝选好后,对中心干落头开心。此外,也有任其自然,在主干上选留5~6个分枝作主枝,再在主枝上适当配置副主枝,形成自然圆头形树形的。
根据整形要求,在幼树期修剪主要是培养树体骨架,同时要培养枝组。除对徒长枝、过密枝疏除外,其余枝条均可缓放轻剪或拉手,促进中下部形成大量结果枝,结果3~4年后再行缩剪,并促发分枝。
盛果期为维持树势和稳定产量,应加强更新修剪,及时回缩下垂枝组,适当疏剪过密的花束状果枝,减少花量,同时缩剪部分2~3年生的枝条,促进新果枝不断形成,提高结果能力。当内膛出现秃裸时,可利用基部发生的徒长枝重剪促分枝补空。进入衰老期后,进行重缩剪,可逼发隐芽枝,有计划地更新主枝,延长结果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