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李子的品质的有效措施

2012/9/3 9:12:21

李树保护地栽培,光照差、湿度大、产量过高等因素常常导致李果实含糖量降低、风味变淡、着色差,但生育期长、昼夜温差大、管理水平高又是提高果实品质的有利条件。 李子能促进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有增加肠胃蠕动的作用,因而食李能促进消化,增加食欲,为胃酸缺乏、食后饱胀、大便秘结者的食疗良品。新鲜李肉中含多种氨基酸,如谷酰胺、丝氨酸、氨基酸、脯氨酸等,生食之于治疗肝硬化腹水有帮助。李子核仁中含苦杏仁甙和大量的脂肪油,药理证实,它有显著的利水降压作用,并可加快肠道蠕动,促进干燥的大便排出,同时也具有止咳祛痰的作用。 美容养颜《本草纲目》记载,李花和于面脂中,有很好的美容作用,可以‘“去粉滓黑黯”,“令人面泽”,对汗斑、脸生黑斑等有良效。
李树保护地栽培,光照差、湿度大、产量过高等因素常常导致李果实含糖量降低、风味变淡、着色差,但生育期长、昼夜温差大、管理水平高又是提高果实品质的有利条件。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能够生产出品质优于露天条件的反季节果品。
一、追施钾肥。追施钾肥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除每10天喷施一次0.2%尿素+0.2%磷酸二氢钾液外,硬核期、果实膨大期株施尿素30克、磷酸二氢钾30克,有利于增大果个,提高果实含糖量。
二、合理修剪。每个骨干枝延长头只保留1枝适当方向的一次或二次旺长新梢,其余疏除。回缩生长过旺的结果枝,果台梢前只留1枝平斜新梢。疏除无果枝。适当短截部分遮光新梢。
三、细绳吊枝。先用16号铁丝在棚内结成2×2米的网格,距地面1.8米,用细绳把下垂的长果枝拉到树冠上成斜立枝,把长果枝调整到缺枝空间,细绳系到铁丝上。
四、铺反光膜。通过吊枝和修剪,行间留出0.3~0.4米宽透光带,在透光带下铺1米宽铝箔单层反光膜。
五、适当控水。在不影响果实发育的前提下,适当控制浇水,有利于提高果实含糖量,增加果实风味。
六、保护叶片。保护叶片有利于促进光合作用,增加果实养分积累和上色。
七、增大昼夜温差。果实着色至成熟期,白天温度适当提高,夜晚温度适当降低,保持15℃~18℃的昼夜温差,可促进糖分积累,有利于果实着色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提高。
八、降低湿度。李硬核期后采用通风除湿、膜下沟灌及穴灌、适当提高棚温的措施,降低空气相对湿度,能够提高果实蒸腾速率,促进糖分向果实运输,提高果实含糖量。
九、适期采收。李果应在果实接近成熟时,具有该品种固有的色泽、香味、风味、口感等品质特征时采收,不宜过早采摘。一天中以上午10点或下午6点采摘为宜,中午温度过高时不宜采收。采果顺序按先下后上、先内后外进行。轻拿轻放,防碰伤、捏伤、刺伤,保持果粉完整。采果后及时放到阴凉通风处,降低果温。包装或容器内垫防止污染的软纸。
蔷薇科乔木植物李的成熟果实。又称李实、嘉庆子。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夏季采收,洗净,去核鲜用,或晒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