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绿宝石梨技术

2012/9/3 9:12:32

我国新育成的早熟梨新品种,7月上中旬采收,平均单果重250克,最大340克,果实绿黄色,肉乳黄色,细脆、极甜,可溶性固形物16%,鲜食品质极佳,耐贮运,抗病、抗盐碱,丰产稳产。
绿宝石梨生长势强,萌芽率高,成枝力中等,分枝角度小。叶片长卵圆形、平展、叶缘锯齿锐且密。早果性强,高接树当年便可形成花芽,第二年即有产量。坐果率高,丰产性好,有腋花芽坐果习性,进入盛果期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果大,果近圆形或扁圆形,平均单果重296克左右,最大果重约485克。果面光洁,果点中大,翠绿色,套袋果黄白色。果柄粗短,萼洼浅,萼片残存。果肉乳白色,质地酥脆,石细胞少,汁液多,味甜微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8%。在河北省泊头市4月10日前后开花,7月中旬成熟。
   抗逆性、抗病性强,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特别对轮纹病、黑星病、干腐病的抗性较强。但个别年份裂果较重。
一、建园

  试验地为排灌条件良好的砂壤土,有机质含量为0.46%,pH值为7.2。配置玛瑙梨作授粉树,与绿宝石的比例为1:5。定植株行距为1.5m×3m,南北行向。选用根系发达、具3条以上较粗的侧根、嫁接口以上5cm处直径0.8cm以上、苗高80cm以上、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健壮接芽苗(砧木为杜梨)。栽时把芽苗根部蘸稀泥浆,芽体朝东南方(防夏季东南风吹折新梢)。并保证嫁接口高出地面8-10cm,栽后浇足定根水,水渗后再覆细土保墒,以后每隔5-7天浇一次水,确保栽植成活。

  二、土肥水管理

  栽后勤锄、浅锄树盘。缓苗期(4月底以前)不进行地下追肥。若见幼叶颜色过浅、叶薄,叶面喷0.2%-0.4%的尿素2-3次。5月以后幼苗根系有了一定吸收能力时,开深10cm的条沟,株施100-250g尿素,施后盖土。秋季结合深翻改土,每666.7m2施有机肥3000kg。每年追肥3次,即萌芽前10天追氮肥;花后至花芽分化前追三元复合肥;果实膨大期追钾肥并配合磷肥。结合施肥灌水,重点在萌芽至开花前、新梢快速生长期、采果后和越冬前灌水。雨季注意排水,否则果皮粗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品质下降。

  三、整形修剪

  翌春土壤解冻后先将埋土除掉,于接芽以上0.5-1cm处剪砧。4月上旬以后每隔10天抹1次芽,新梢长到70-80cm时摘心定干。需要促生中长枝时在芽上0.5cm处目伤,芽上涂"抽枝宝"。按小冠疏层形的要求整形,重点短截中心干及主枝,对有发展空间的枝,只要不妨碍骨干枝生长,尽量保留利用。6月份对骨干枝上的竞争枝压平缓放,旺长枝在该枝基部2-3cm处环割或环剥。

  四、花果管理

  主栽品种绿宝石梨与授粉品种玛瑙梨花期一致。当到瑙梨的花铃铛状时采花制取花粉,选晴天点授花粉,每花序点1-2朵花。授粉后2-3天,及时喷0.1%-0.3%硼肥。

满足授粉条件后,绿宝石梨坐果率显著提高,必须疏花疏果。一般按间距法,每15-20cm留一个果。

  五、病虫害防治

  绿宝石梨抗病虫的能力较强。试验园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有:①芽苗定植当年剪砧后套15cm×20cm的塑料袋,防梨象鼻虫危害,特芽长到15cm时除袋。②花芽鳞片脱落期喷1500倍50%甲胺磷乳油。③花后20天左右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灭多威1000倍液,以后每隔20天左右喷一次杀菌剂,所用药剂有800倍大生M-45液;1:3:20波尔多液;7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剂液;1000倍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绿宝石梨是我国新育成的早熟梨新品种,7月上中旬采收,平均单果重250克,最大340克,果实绿黄色,肉乳黄色,细脆、极甜,可溶性固形物16%,鲜食品质极佳,耐贮运,抗病、抗盐碱,丰产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