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杂棉1号的高产栽培

2013/10/26 18:25:33

鄂杂棉1号集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是我省当前棉花生产主推品种,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是:

1、选用良种。选用“荆农”牌精加工棉种。

2、适时播种、移栽。直播地膜一般于4月中旬播种,营养钵育苗应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抢晴天播种。按照“湿透钵—播干子—盖爽土(盖土2cm)—撒火土灰—覆好膜”的程序,加强苗床管理。苗龄控制在30天左右,适时移栽。

3、放宽行距,适当稀植。杂交棉生长势强,植株较高大,叶片繁茂,因此种植密度应该比常规品种适应稀一些,形成“大棵大群体”的栽培模式,每亩密度以1600———1800株为宜,行距为100—110cm,株距为35—40cm。

4、施足底肥,巧施追肥。底肥要多施有机肥,中等肥力棉田亩施优质农家肥1—2方或饼肥75公斤,加过磷酸钙25—50公斤,氯化钾8—10公斤,硼肥0.5-1公斤,尿素5—8公斤,混合均匀后开沟深施。轻施苗肥,根据苗情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稳施蕾肥,每亩施饼肥50公斤,碳铵15—2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氯化钾8公斤,6月20日前开沟深施。重施花铃肥,在平均每株有一个成铃时施尿素15—20公斤。补施桃肥,在打顶前后根据棉花生长情况,亩施尿素5—8公斤,普施专业微肥,在初花和盛花期分别施100克棉花专用微肥。

5、合理化学调控。化学调控的重要时期在现蕾期至盛花期,蕾期亩用缩节安0.5—1克,初花期亩用缩节安2—2.5克,打顶前后用缩节安4—5克。

6、综合防治病虫害。苗期要以防治红蜘蛛为重点,蕾期要以防治红蜘蛛、盲蝽蟓为重点,把红蜘蛛控制在小暑南洋风以前。对棉铃虫要采取高压汞灯、性诱剂、化学农药、人工捉虫等综合防治措施“压三控四”,迟发棉田要注意五代棉铃虫的防治,化学农药防治要注意有机磷类交替使用,防治的具体时间根据虫情测报而定,抓住有机时间科学有效地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