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褐斑病

2013/10/29 11:10:16

症状 瓠子褐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在叶片上形成较大的黄褐色至棕黄褐色病斑,大小 10~22毫米,形状不规则。病斑周围水浸状,后褪绿变薄或现出浅黄色至黄色晕环,严重的病斑融合成片,最后破裂或大片干枯。葫芦褐斑病 发生于植株生育后期,主要为害叶片,产生浅灰黄色或褐色至灰褐色不规则病斑。症斑边缘不明晰,别于其他叶斑病,大小5~20毫米,大小差异很大。后期病斑穿孔或融合为大块枯斑,致叶片干枯或脱落。

病原 Cercospora citrullina Cooke 称瓜类尾孢,属半知菌类真菌。子座不明显或无,分生孢子梗多单生,个别3~5根或少于10根束生,榄褐色,具隔1~7个,膝状节0~2个,节上和顶端具较明显的孢子痕,梗端颜色渐浅,基部1个细胞大,分生孢子梗大小55~175×3.75~5微米;分生孢子针形至倒棒状多弯曲,少数短或直,分生孢子无色多隔,基部亚钝,大小 23.75~247.5×2.5~4.5微米。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丛或菌丝体在遗落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溅射传播,引起初侵染。发病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致病害逐渐扩展蔓延,湿度高或通风透光不良易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早熟蒲瓜、中熟青葫芦等优良品种。(2)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7%铜高尚悬浮剂600~700倍液或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30%氧氯化铜悬浮剂800倍液、50%多·霉威(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400~500倍液、1∶1∶240倍式波尔多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

相关信息
  • 葫芦褐斑病 2013-10-29
  • 褐斑病 2010-12-15
  • 人参褐斑病 2014-3-26
  • 大花蕙兰褐斑病 2012-4-30
  • 玉竹褐斑病防治 2011-7-07
  • 瓜叶菊褐斑病防治 2011-7-07
  • 荷花褐斑病防治 2011-7-07
  • 万寿菊褐斑病 2011-7-07
  • 大丽菊褐斑病防治 2011-7-07
  • 金银花褐斑病防治 2011-7-07
  • 雏菊褐斑病防治 2011-7-07
  • 凤仙花褐斑病防治 2011-7-07
  • 鲁冰花褐斑病 2011-7-07
  • 富贵竹褐斑病防治 2011-4-20
  • 菊花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一品红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石竹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梅花褐斑穿孔病 2011-1-21
  • 腊梅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木瓜海棠褐斑病防治 20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