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县红花菜栽培技术

2013/10/29 18:46:41

龙游红花菜(Hemerocallis sp.)属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性花类蔬菜,

以含苞欲放的红花花蕾鲜食或干制后食用。

龙游红花菜在龙游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龙游红

花菜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安全绿色的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青睐,种植面积迅速增加,

规模扩大。现将龙游红花菜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一、整地

宜选择土层深度20 cm以上, 富含有机质的农田、 坡地、山岗、土丘,pH值为6~

7.5的沙土或粘土。 pH值6以下的土壤,每667 m2应施入100~150 kg生石灰进行改良;

对土壤肥力低的园地,应加施农家肥或掺入客土。栽植地在初夏深翻细作,熟化土壤。

二、栽植方式

龙游红花菜一般采用分株繁殖, 在原栽培地秋季中耕时向丛株一侧连根挖出1/3株

丛,进行修剪,单株繁殖。栽植时间以晚秋初冬为佳。栽植可采用单行丛栽、宽窄行丛

栽和条栽。单行丛栽:行距80 cm,穴距40~50 cm,每穴2~4株,每667 m2栽3 200~8

000株; 宽窄行丛栽:宽行行距95 cm,窄行行距65 cm,穴距40~50 cm,每667 m2栽3

200~8 000株,此法采摘方便,较为科学;条栽:行距80~90 cm,株距15~20 cm,每

667 m2栽4 000~6 000株,此法速生,早年丰产性好,但盛产期过后,需提前更新复壮。

三、中耕除草

及时中耕除草,有利于松土透气,提高土温及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植株生长,

做到施肥前先锄,土壤板结必锄,杂草孳生即锄。

四、 培土 植株进入盛产期,根系发达,并向上移,若不培土,根系外露,影响肥

水吸收,降低抗旱能力。在7月-8月份花蕾采收后至秋苗发出前,选晴天深翻,深度25

~30 cm。 宜大块翻,表土朝下,底土朝上,杂草深埋,充分熟化。秋苗凋萎至小寒进

行培土。株丛周边先施冬肥,后培塘泥、河泥、园土等。提高土壤肥力,利于翌年春苗

生长。

五、施肥

施足冬肥,平施苗肥,重施薹肥,补施蕾肥。

定植前开好30~40 cm的定植沟,底肥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 500 kg,河泥1 500

kg,磷、钾肥各50 kg,然后覆熟土层,再定植。秋苗枯死后,在离株丛10 cm处开沟埋

施冬肥,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 500 kg,或人粪尿700 kg或饼肥200 kg。

2月中旬施苗肥,一般以速效氮肥为主,磷钾肥配合。每667 m2施尿素15 kg、过磷酸钙

30 kg、硫酸钾15 kg。初次采收10 d后施薹肥,每667 m2施尿素5~10 kg。还可以进行

根外追施蕾肥,可提高出蕾率,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和品质。

六、病虫害防治

龙游红花菜病虫害一般发生较轻,但亦应予以重视,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

则进行。主要病害有:叶斑病、叶枯病、茎枯病,可用粉锈宁800倍液、50 %多菌灵500

倍液、70 %甲基托布津500倍液、75 %百菌清500倍液防治。

主要虫害有: 小地老虎、蚜虫、红蜘蛛、蓟马、蜗牛,可用80 %敌百虫1 000倍液、80

%敌敌畏1 000倍液、2.5 %敌杀死2 500倍液、抗蚜威2 000倍液、蜗克星200倍液防治。

七、更新复壮

龙游红花菜盛产期后,花薹细瘦矮小,花蕾少而小,需及时更新复壮,方法有两种,

一是半更新法,二是全更新法。

1.半更新法 在秋季翻土时将老株丛连根挖1/3~2/3, 挖出的作种苗。留下的加强

施肥及其他田间管理。

2.全更新法 秋季在更新田中, 将生长较旺,性状优良,无病虫害的株丛挖起,从

短缩茎割开,剪除衰老根和纺锤根,留5~7 cm根系,叶长6~7 cm,重新进行栽植。

八、采收

待花蕾充分长足,饱满,颜色红黄,花蕾上纵沟明显时采收,开花前1~2 h采收结

束。采收时应在畦沟或宽行间进行,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捏住花蕾的花柄基部,轻轻往

下拉,不要强拉硬扯,不要连柄摘,采下的花蕾应及时掰花(即把花撕开),加工,不

得堆放过久。

采收后的红花菜可用自然干制法和烘干法干制。干制后的红花菜,色泽红黄一致,

有光泽,含水率13 %~15 %,保持红花菜原有香味,无烟味、无异味、无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