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苗木如何多模式并举?

2013/11/13 18:46:46

山东德州与省会济南乃至北京都相距不远,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基地和商品棉基地。相形之下,花木业的发展刚刚拨云见日。据德州市林业局种苗站站长赵建国介绍,全市现有花木生产面积26万亩,仅2012年至2013就新增约10万亩。近年来,当地政府与企业联合,以“花木产业为民生服务”为目标,鼓励企业牵头引种选育、流转型苗圃代替道路绿化、苗圃与生态旅游结合、龙头企业引导发展蔬菜林下经济等多重模式齐头并进,让德州花木业发展步入经济、生态、民生一样不落的快车道。
  赵建国说,2006年全市花木生产面积尚不及5万亩,且大多是普通种植户。近年来,由市林业局牵头,同时鼓励地方发展苗木业,各下级林业部门则根据具体情况为企业整合土地、完善基建,并在信息、技术上服务苗企。如此几年,当地一批如“卉森苗木合作社”、“宁津石榴示范园”等苗木种植大户声名鹊起,并有效带动了周边生产,石榴和柳树的品牌也越来越响;而由政府涉农部门改制而来的山东世纪风园林景观建设有限公司和“后起之秀”瀚林源牧业有限公司,不仅为周围农户提供了上百个就业岗位,还为当地适种品种选育和林下经济模式探讨做出了很大贡献。
  记者还了解到,在2012年5月,德州市开展了“德滨高速及外环快速通道绿化工程”招投标工作,各个县市地区根据具体路段的实际情况,采取以苗圃代绿化的方式建苗圃。政府协调土地租赁给苗木生产企业,地租优惠30%至50%。如今车行德州市外环线,记者看到周围苗圃与绿化带俨然成了一体,主要是中等规格的柳树、国槐、榆树以及龙柏球。据了解,德州这样的苗圃约有10万亩,大多是用于苗的流转。由于地租便宜,许多种植户也不急着出手,采取囤苗育成精品后再出手的策略。
  德州陵县有耕地105万亩,其中花木生产面积10万亩,不过该县林业局副局长张宪让说这个数字在今后几年中将会大幅提升。据他介绍,陵县神头镇是东方朔的故居,如今还有保存完好的汉墓群。坐拥文化瑰宝,此地已申报了“省级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在今冬明春将要开展,当地政府走“育苗绿化环境”的策略,引进多家苗木大企业在此地组建苗圃,目前已整合土地7000余亩。
  在全国苗圃面积不断膨胀的今天,“一年增长10万亩”,隐患不能不防。但有了这三方面的理念支撑,让德州刚刚兴起的苗木产业没有乱了阵脚,并且有了“冬泳”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