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节约型园林该怎么做

2013/11/14 17:49:05

按照资源的合理与循环利用原则,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型园林的理念随着我国园林绿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政策制定者对行业的了解日趋深入,在得到广泛认同的基础上,正被各地从业者贯彻到实际工作之中。近来,广西南宁、江苏南京、福建宁德等地就根据当地特色,通过不同手段,尝试建设节约型园林。希望他们的做法能给读者以启发。

广西南宁城市摆花脱盆下地

这几天,在南宁民族广场电子显示屏前,园林工人正忙着种植一株株时令花卉。缤纷斗艳的鲜花层次分明,组成一根飘带连接三个绣球的立体美景。该节点作为鲜花改摆为培土种植示范工程,正在实施改造。据悉,这项改造不仅能使花开四季,花卉造型呈现立体效果,更能节约20%的开支。
  以往每逢重大节庆时,南宁的绿化景观一直采用搭架平台或在地上直接摆放盆花,不仅景观层次单一,平台搭架采用的都是一次性材料,成本高,浪费大。加上盆花的土团有限,水分和营养供给不足,花期仅能维持20多天。为了保证花团锦簇的美景,园林工人一年还要更换10次以上鲜花。
  实施改摆为种工程后,园林工人不仅能利用填土营造出高低不一、层次分明的立体景观效果,也避免了一次性木板等搭架平台造成的浪费。鲜花种下地后,养分充足,花期可延长一个月以上,一年只需种植5至7次就能营造四季花开的园林效果。
  “南宁从今年4月开展鲜花脱盆下地、改摆为种的改造。除民族广场电子屏区域外,壮锦大道、民族大道、机场高速路等均已完成改造,其他路段和节点区域将逐步实施改造。”该市园林局园林科科长王平刚说,全市鲜花改摆为种工程预计明年6月全部完成。

江苏南京运用科技建设园林

除了提倡并采用成本低、适应本地气候环境的乡土植物进行城市园林绿化之外,近年来南京积极运用科技开展节水绿化建设。在广场和道路绿化中,大力推广使用生态环保型透水材料,不断提高广场及道路透水面积比例。据统计,南京市建成区现有广场透水面积130多万平方米,广场透水面积比例达84%。今年南京市新建路道慢行系统,充分考虑降水的自然渗透能力,铺装透水路面长达30公里。
  今年南京市住建委和市园林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推广园林绿地喷灌、滴管技术的通知》,在新建、改建道路、广场及游园绿地内积极推行园林绿化透水设施铺装,积极推广喷灌、滴灌技术,降低园林绿化维护成本,增强城市抗旱排涝功能。
  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展节能型绿化建设,也是南京节约型园林的亮点之一。在七桥瓮湿地公园建设中,施工方对生态环境科普教育中心和公园温室分别使用了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来替代传统的空调系统,后期管养的电费开支节约30%。同时,安装了140平方米的晶硅采能板,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白天电池板接收太阳辐射能并转化为电能输出,经过充放电控制器储存在蓄电池中,夜晚为园区内的高杆景观灯、草坪灯提供电能。
  此外,绿地节水清洗技术、行道树无损检测技术、绿化管护物联网技术等应用普及,既节约了养护成本,又保证了绿化景观效果持续发挥。

福建宁德休闲避险合二为一

公园不仅可以休闲旅游,还能作为应急避险场所?没错。近日福建宁德建成的东湖防灾公园,可同时容纳44万人应急避险,或6.6万人1个月以上的灾后安置。这是该市第一批重点建设的全市性防灾公园。
  宁德市园林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东湖公园内设有应急物资储备点3个,分别为公园综合楼、电瓶车管理房和观景楼;设固定公厕3处,临时厕所若干;应急给水管线1套,沿管线设置取水点200处,饮水点80处,机井3口;垃圾场4处,备用发电机3台,应急指挥中心和医疗救护中心设置于综合楼内。“增加园林绿地的用途,让它们身兼数职,也是节省社会资源的一种方式。”他说。
  据了解,除东湖防灾公园外,宁德市还对东湖两岸景区、市体育场、人民广场、南漈公园、青少年宫、会展中心绿地等13处公园绿地,配备了水电设施、公厕、标识牌等应急避险“装备”,让该市的防灾避险工作与园林绿化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