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杏,又名野杏、苦杏,属蔷薇科,杏的变种,落叶乔木。具有喜光、耐寒、耐干旱、耐土壤瘠薄、根系发达、萌蘖能力强、结实早等特点,而且杏仁又具有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承德地区一般采用春季播种,搞好山杏种植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有灌溉条件且排水良好,通风透光。播前深翻整地,每公顷施农家肥30~45m3或相应数量的厩肥做成南北畦,畦宽2.0m,长10.0m,埂宽0.4m。
二、种子处理
1、沙藏处理:山杏为深休眠种子,春播要提前沙藏3个月左右。12月中旬,将筛选好的杏核用冷水浸种1~2天,让种仁吸足水份,然后坑藏或堆藏。一般封冻前取体积为种子量3倍的沙子用清水拌湿,以手握可成团而不滴水、一碰即散为准。将浸泡好的种子与湿沙分层堆积在背阴且排水良好的坑内。为防止种子发霉,要在坑的中间插入秫秸,以便通风。
2、催芽:将沙藏处理的种子,在播种前半个月取出,堆放在背风向阳处催芽。为使种子发芽整齐,催芽时要经常上下翻动,以便温度一致。夜间用麻袋或草帘盖上,以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待种子70%破壳漏白时即可开始播种。
三、播种
春季播种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前3~5天灌足底水,待土壤松散时用小铧犁开沟,沟深12~15cm,宽10~12cm,沿沟施二铵,亩施15~20千克。采用点播法播种,每沟沿两侧点二行,株距3~4cm,行距40~50cm,播后覆土3~5cm,然后镇压。20天后即可出土。
四、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时要经常检查,有的覆盖土厚使幼苗不能出土,要及时除去上面的厚土,待幼苗长到10~15cm时,留优去劣。幼苗期要注意蹲苗,尽可能不浇水,一方面促使其根的生长,另一方面可防止立枯病的发生。在苗长到25cm时每亩施尿素20千克,施肥后及时浇水,浇水后必须松土。山杏的虫害较少,主要是蚜虫和杏象甲,蚜虫用40%的氧化乐果800倍液可防治,用来福灵2000倍液可防治杏象甲。
五、起苗
起苗的时间为秋季苗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或春季土壤解冻后至苗木发芽前。起苗前一周浇水一次,起苗深度为25cm,起苗时要防止伤根和碰伤苗木,做到随起、随分级、随假植,防止风吹日晒,以提高苗木成活率。
(作者单位:隆化县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