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炭疽病的特征和防治方法

2013/11/7 17:46:54

名称:兰花炭疽病

症状: 病斑主要出现在叶片上,有时茎和果实上也有。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中央浅褐色,边缘深褐色或黑褐色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小斑。后期病斑随病害发展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或病斑连接成片,病斑上有许多近轮状排列的黑色小点。病斑大小相差较大,3-20毫米不等,最后叶一段枯死,发病严重时,植株枯萎。茎和果实受害时也出现不规则或长条状黑褐色病斑。

病原及发病规律:真菌。 为半知菌的兰花炭疽菌[Colletotrichum orchidaerum Allesch.]。 每年的3-11月均可发病。因病菌的最适生长湿度为25摄时度,故4-6月发病最重。老叶片4-8月发病,新叶片8-11月发病。病菌从伤口或直接从幼嫩的叶片上侵入,若兰花叶片受伤,或高湿闷热、放置过密、通风不良、盆内积水,则易发病。建兰和墨兰抗病性较强,春兰和寒兰易感病。

防治办法:(1)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并销毁或深埋。(2)室内要通风透光,花盆放置不要过密,浇水时要从盆边注水。(3)发病初期可喷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的代森锌500-800倍液或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10天1次,可控制病情。

类别: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