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归提前抽苔的原因
1.1 种子过于饱满,或用提前抽苔株结的种子(俗称火药籽,[花]籽或火
籽)育苗,移栽后易提前抽苔。
据药农经验,当归育苗对种子要求非常严格,用不同的种子就育出不同的苗
子,用头穗种子、老熟种子、蜡熟种子、有些药农甚至将提前抽苔株结的种子混
入留种子后播,均易抽苔。且在栽培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花)子苗抽苔期要比
留种子提前10——15天,抽苔率高30%——40%。因老熟种子,(花)籽,头
穗种子都是发育较强的种子,是形成大苗,壮苗的重要基础,具备了阶段发育的
条件,使其春化阶段与光照阶段质变的速度加快,所以抽苔率高。
1.2 育苗过早,使苗龄过长,苗根过大,过重、营养过于充足易发育为提
前抽苔株。
当归苗期生育期一般为90——110天,百根鲜重40——70克。播种育苗一
般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即夏至到大暑之间,播种较为适宜,起苗一般到10
月上中旬,即寒露、霜降之际,气温降到0℃,幼苗逐渐进入休眠期,可起苗贮
存,备来年移栽。如育苗太迟,生育时期过短,营养不足,苗嫩,易烂,不易贮
藏越冬。因此,在掌握适宜的播种期后,适当迟播几天。
1.3 苗子大小与提前抽苔有关
大苗、叉苗、高龄苗和在田间越冬的苗,过晚起的苗子都具备了接受春化阶
段,冬季低温的条件,易提前抽苔。移栽时,用适宜苗龄内的小苗,提前抽苔率
很低,使用大苗则抽苔率高,为此,岷县药农多采用直径在0.50厘米以下的小
苗。但苗子大小要与苗龄对应起来,如果苗重很小,但苗龄却老的小苗抽苔率仍
然很高;相反苗子很大而苗龄很小的大苗很少抽苔。
1.4 栽培条件也影响抽苔
天旱、地瘦、缺肥、低山、阴坡、平地栽植、早栽、病虫害严重等不良外界
条件,易引起当归植株加速过渡两个阶段发育而提前抽苔,因在当归的个体发育
过程中,有明显的阶段性,当其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即抽苔开花时,必须要
经过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春化阶段的主要发育条件是0——5℃低温;光照阶
段的主要发育条件为12小时以上的长日照。当水、肥、温等环境条件优越时,
植株的营养生长占优势,发育进程就相应推迟;当环境条件对其生长不利时,植
株便提早转入生殖生长阶段,提前抽苔、开花结实。这是植物对环境条件的一种
适应性。
1.5 播种密度大小也影响提前抽苔
当归亩播量一般4——5千克、有时多达7.50千克,如播种量太小,出苗
大稀,容易长成大苗、叉苗,而且产苗数少,提前抽苔率高。播种量过大,则出
苗过密,成苗虽多,但不能用的小苗比例高,多数达不到移栽苗要求,栽后也不
易成活,或成活但返青慢。因此,播种量应根据发芽率调整。
2 当归提前抽苔的防治
根据当归提前抽苔的原因,可以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控制,主要措施有:
3.1 从阶段发育入手,是控制阶段质变的主要条件
从阶段发育入手,只要控制春化阶段或光照阶段的任何一阶段质变的正常进
行,都可起到控制提前抽苔的作用。生产上控制春化阶段远比控制光照阶段容易。
由于控制春化阶段可在冬季贮苗期间进行,苗子比较集中,便于进行。即贮苗时
首先灭菌、贮苗湿度控制在60%——65%,温度最好在—7—一10℃。
2.2 从营养条件入手,控制苗子大小
根据地力肥瘦情况,少施或多施磷钾肥,将苗子直径控制在0.20——0.50
厘米。
2.3 在贮苗,留种和育苗三个生产环节中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控制。
留种时,将留种株在现苔初期摘去主茎,促使基生侧枝大量发育,形成多数
长势均等的茎杆,以缩小种子间的个体差异,使种子发育程度比较适中均一,另
一方面就是控制种子的成熟度,要用分期采收的办法选中等成熟的乳熟种子留
种。
贮苗温度控制在一7——10℃。同时改善育苗条件,使百亩重40——70克,
苗直径0.20——0.50厘米,或改变栽培制度,于秋、冬或春季直播,太阳能
温室育苗后移植等方法都可防止当归提前抽苔。
2.4 提倡自己留种,自己育苗
因目前,岷县药农当归育苗仍以生荒地育苗为主,而一些川地药农只能从市
场购买苗子,或种子育苗,但市场购买来的种子和苗子来历不明,无法保证其抽
苔率低,因此,最好是自己每年留种、育苗。如果从市场购买,最好托熟人联系,
保证是抽苔率低的苗和籽。